对于特朗普来说,最近的“烦心事”实在是有点多:最近的有9月3日中国阅兵式上各种新型装备大放异彩,而往远了说,从2025年就一直在争论不休的“加征关税案”,也让特朗普时不时感觉“束手束脚”,心烦意乱。
就在8月29日,美媒突然披露,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对多国加征关税的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这意味着,特朗普之前使用的“关税施压”手段成了一纸空谈,而他之前对许多国家、包括对华施加的部分关税措施,也将在这一判决下彻底清零。
消息一出,顿时引起了全球关注,特朗普率先“破防”,大怒表示自己要上诉——
这一次,制裁特朗普的,不是他一直视作敌人的中国,而是美国自身的法律系统。
《美国紧急经济权力法》,建立于1977年,原本是为了让美国总统在遇到“国家紧急情况”或者“国际重大威胁”之时,可以有手段用来应对“特定情况”,例如反洗钱、反恐等;可是,在特朗普上任以后,这一保护美国经济的政策,却成为了他对外随意加税的工具:
从2025年伊始中美关税大战,再到后面对全球征收广泛关税,以及用关税肆意惩罚那些“不听话”的国家,特朗普将关税当做了其对外战略里最重要的一环。在特朗普看来,他的这些措施,原本是用来解决美国长期的贸易逆差问题,这一问题再加上国内通货膨胀的现状,都可以算作是“对美国国家经济安全产生了特殊威胁”。
——不过显然,美国的联邦法院并不这么想。
8月29日,在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判决特朗普频频调整并加征关税的行为违法以后,特朗普激动到在社交媒体上连发数十条推文,先是抗议司法不公,后来甚至开始怀疑法院遭到了“境外势力的干预”,最后又用大写文字愤怒地“咆哮”,称这一判决会导致美国财政“彻底崩溃”,也会“彻底摧毁美国”。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的这一表示并非夸大其词,美国现任财政部长贝森特同样对此发出了警告:
由于法院判决针对的是特朗普在前半年所征收的那些“对等关税”,而这些收入已经高达将近1600亿美元,因此,一旦判决在10月生效,美国政府就会面临数千亿美元的退税压力,这显然会让美国已经摇摇欲坠的财政体系更加“雪上加霜”;
更令贝森特头疼的是,特朗普当前已经提出上诉,如果按照相关流程,法院有可能将判决生效时间推迟到2026年6月,那么相关的退税数额甚至会飙升至一万亿美元,这不仅会“引发重大市场动荡”,还有可能将美国财政“彻底击垮”……
在特朗普深陷关税官司的同时,中国也正在悄然和美国“脱钩”。
从3月起,中美之间的原油和液化天然气产业均开始逐步“归零”,同样,在下半年里,中美之间的煤炭交易数量也从年初的百万吨级骤降至单月不足一吨——这种已经跌到“象征性购入”的数据,背后固然有中美关税贸易战的影响,不过最大的原因,还是中国正在对自身的能源需求线路进行结构性调整:
从国际数据来看,中国始终是全球最大的原油和液化天然气购入者之一,而美国也一直是这两个产业的最大出口国之一,如此精准的供需关系,原本应该让中美保持住一个良好的贸易往来;
可是实际上,从2019年到2025年,几次三番的贸易战和最高时达到200%的关税,早就彻底将中美之间的贸易信用粉碎殆尽,随之而来的,是中国通过中东原油、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和海上原油,再加上本土天然气及可再生能源的“保底”,成功将美国从能源供应链上“踢出局”。
对于中国来说,从扩容到替代,中国本土的能源基本上“毫发无伤”,甚至因为和俄罗斯的关系亲密,中国进货的原油价格更为低廉;然而对于美国的新能源企业来说,失去了中国这一“最大客户”,原油和液化天然气都出现了巨大的出口缺口,而他们只能在全球范围内努力拉拢更多客户,尝试用数量弥补中国缺位带来的损失。
而比起新能源,中国显然捏住了美国进口贸易上的“软肋”——那就是稀土磁铁产业。
在高精尖军工产业当中,稀土作为“工业维生素”,始终占据着至关重要的部分。从隐身涂层到导弹引导头,再到战斗机发电机,稀土可以说是超级大国们不言而喻的“军备命脉”。
所以,在关税贸易战中中国暂停了向美国的稀土出口以后,特朗普只能一边用“再次征收200%关税”来威逼,一边又以利相诱,想要让中国为美国的军工生产“低头买单”。
可笑的是,在中国卡住稀土的“脖子”以后,美国国防部才想起来砸钱找企业以寻求新的“元素技术”,只不过,想要让新研发的技术在产能上追平如今的需求,美国恐怕还要再努力个几十年了!
在传统关税手段即将“失灵”的当下,特朗普也在想方设法地从中国身上“刮油”: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内容,从2025年10月14日开始,美方将对途径的中国籍船舶征收高额港口附加费,且该费用是根据船舶净吨位、而非实际载货量计算,这也就意味着,在该算法下,中国船舶在美港停靠的费用将翻上一倍还多。
在美方的解释当中,如此收费是为了振兴美国当前低迷的船舶业;可实际上,由于该消息,中国船舶在航行中大多避开了美港停靠,根据不完全统计,在2025年第二季度当中,美国西海岸的港口吞吐量同比下降了20%左右,码头上的工人更是面临着失业风险,可以说,特朗普的这一决定,对于美国的造船业反而带来了“一记重击”。
从2025年1月上台至今,特朗普几乎为美国多个行业都带来了混乱与不满;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位上任时还信心满满的总统,如今已经愈发焦虑:
毕竟,美国中期选举日正逐步临近,可是无论是在汽车、工业还是造船业,甚至于在他之前那几个“铁票区”的农业州,特朗普的信誉都在逐渐降低——他“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关税方式,让美国在国际上的贸易信誉不断降低,也让特朗普所面临的选举危机越来越大。
是尽快向多国继续释放善意,以稳定当前的美国市场,还是一鼓作气,将他坚持的政策贯彻到底?特朗普显然处在一个关键的分岔口上;
而另一方面,尽管他已经上诉,并且敦促法院尽快给出裁决、以稳定他刚刚收到“效果”的关税政策,然而,特朗普究竟会不会胜诉,联邦法院是否会看在数千亿美元的退税上选择“放他一马”,还要打个值得推敲的问号。
在当前,尽管“关税大棒”尚未被折断,但国际上的局势显然已经走向了一个新的方向。司法判决、市场力量、国际政治,在现实的博弈与考量当中,究竟哪一方最终能取得暂时性的微弱胜利,哪里又才是一个稳定的平衡点,答案,或许还在路上……
环球网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OC4ZjTs6xa
新华网
https://www.xinhuanet.com/world/20250830/a3aa917ca25f4ea5a4ac0574e8777b1d/c.html
更新时间:2025-09-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