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潇湘十二楼
编辑|潇湘十二楼
李讷是我国领袖毛主席的女儿,母亲是江青,作为毛主席身边唯一一个陪伴在身边长大的孩子,相比于其他兄弟姐妹,李讷可谓得到了毛主席更多疼爱和陪伴。
在毛主席身边长大的李讷,从小受到毛主席的家风教育,养成了低调、内敛的性格。如同她的名字“讷”,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
而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李讷的故事。
«——【·君子“讷于言”·】——»
李讷生于1940年延安,是毛主席跟江青唯一的孩子。当时的抗战局势尽管十分紧张,但身处大后方的延安却是难得的“清宁”之地,而毛主席也是在此期间度过了一段人生中难得的平静时光。
毛主席一生中孩子并不少,但由于身处战争年代的原因,导致长大成人的孩子并不多。当时两个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身在苏联,而唯一的女儿李敏也在四岁时候前往苏联陪伴母亲。
因此,毛主席身边并没有一个子女,而这个时候李讷就成为了唯一一个陪伴在毛主席身边的孩子,同时也是毛主席众多子女中唯一一个陪伴在毛主席身边长大成人的孩子。
李讷的名字出自《论语》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毛主席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学会低调、谦虚做人,不要仗着自己的“特殊”身份行事乖张,因而给女儿取了这个名字。
而之所以姓李,这是因为在当时延安时候,毛主席曾经化名为“李德胜”,因此,女儿出生后也便直接姓“李”,同时也避免了孩子们仗着自己的特殊地位搞特殊。
而李讷出生后一直跟随在毛主席身边,因为这个女儿的到来,毛主席也是“疼爱有加”。
尽管当时身处后方,局势比较安宁,但全国抗战形势依旧十分严峻,因而毛主席也是工作十分繁重。但只要一有机会,毛主席便会停下来歇一歇,陪着李讷,教她学习认字,读诗词。
而李讷也成为了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的一个“秘密武器”,因为毛主席一工作起来就比较忘我,常常顾不上吃饭,休息,在以往工作人员也没有办法让毛主席停下来工作。
有了李讷之后,每当毛主席工作时间过长之后,身边的工作人员便让李讷前往毛主席的工作处,毛主席一看到李讷之后,便会停下来工作,逗一逗自己这个宝贝女儿。
就这样,李讷成为了战争年代毛主席身边的“开心果”,陪着毛主席度过了人生中繁忙的阶段。而新中国成立后,李讷也是跟着毛主席进入北京,就读于北京育英小学,之后还考入了北京大学,成为了历史系的一名学生。
虽然身为毛主席的女儿,也是得到毛主席最多疼爱的孩子,但李讷并没有养成娇娇的生活习气,反而在长大后继承了毛主席的优良家风,成为了一个普普通通依靠自己生活的人。
«——【·继承优良家风·】——»
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李讷成为了《解放军报》的一名编辑,而进入特殊时期后,她被下调到了江西“五七干校”,也正是在这所学校之中,李讷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段婚姻。
李讷在成年后,由于身份的特殊,加上李讷本身的性格并不张扬,她的婚事也迟迟没有结果。为此,身为父亲的毛主席也是十分关心,不止一次对李讷说起这件事,让她尽快成个家。
毛主席对于孩子们的婚姻比较开明,表示儿女们的感情问题可以自由做主。甚至表示李讷的结婚对象可以是工人,农民也行。
从毛主席的表态中,也可以看出毛主席是一位真正的伟人,从来不搞特殊化,平等看待每个群体,并不寻求让自己的子女嫁给高官后代。
当时李讷并没有着急,只是表示看缘分,没想到,这一等李讷就到了30岁,她的婚姻再次成为了毛主席关心的大事,直到李讷来到江西五七干校之后,她才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
尽管对方只是一个服务员,但李讷跟对方开始感情很好,尽管江青站出来表示反对,但这段婚姻得到了毛主席的同意,两个人也如愿步入了婚姻殿堂。
遗憾的是,由于双方的学历和性格方面的不合,最终这段婚姻没有走到最后。而离婚后,李讷也是带着孩子回到了北京,对于这段婚姻毛主席也是十分后悔,表示讷娃的婚事草率了。
直到毛主席逝世之后,经人介绍,李讷才结识了第二任丈夫王景清,对方是一名老红军,为人忠厚,爱好书法绘画,同时也做得一手好菜,两人成婚之后,李讷表示自己才算过上了幸福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于丈夫的满意。
步入晚年之后,李讷腿脚不好,因此便打算到商店购买一个三轮车,方便自己出行。
没想到,因为自己长得越来越像父亲毛主席,结果卖车的老板死活不收李讷的钱,而牢记家风的李讷只能找了个理由放弃购买,最后从其他商店买了一辆三轮车。
有了这辆车之后,以后出门王景清便拉着李讷,夫妇两人一直过着普通安宁的生活,从来不搞特殊化,也不给国家和组织添麻烦,生活可谓是平凡幸福。
毛主席逝世后,他的子女也“消失”在公众视野中,李讷夫妇也不例外,除了每年清明节到湖南老家祭拜毛主席之外,其余时间根本不出现在外面抛头露面。
这一点,李讷完好地继承了自己的家风,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教育。而她的姐姐李敏同样如此,回国后也是过着平凡低调的生活,并不被外界所熟知。
从这点看,毛主席对于子女的教育是十分成功的,孩子们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毛主席的教育方式无疑是值得学习借鉴的。
一个人不管到了何种地位,取得何种成就,都不应该带有“娇娇”之气,永远牢记自己“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