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用DeepSeek和豆包聊天时,发现了个挺明显的问题,当天在同一个页面还能接着聊,可过了一天再打开,这些工具就像完全不认识我一样,之前聊过的内容全没了印象。
要是跟一个“朋友”聊了好几次,对方每次都得重新认识你,这种体验确实不太好,而红山提到的一个AI研究方向,正好戳中了这个痛点,让机器真正记住用户。
我本来以为DeepSeek能做到记住用户,后来发现那只是“假记忆”,它只是暂时保留了短期对话内容,并没有真正理解我的需求和偏好。
但用抖音的AI分身时,感受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个分身不只是声音像我,更关键的是,它连我对“官方是否该推荐股票”的尴尬立场都记得清清楚楚。
之前总有人反复让官方推荐股票,我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没想到抖音分身居然能把这种细微的观点记住,语气也跟我平时说话很像。
如此看来,要是抖音未来能上市,单论这种用户记忆能力,它说不定真能成为中国AI领域的引领者,毕竟AI要落地,首先得贴近用户,连用户都记不住,再厉害的技术也难有用武之地。
聊完让机器记住用户这个核心方向,红山还提了几个AI接下来要推进的重点,这些方向其实跟咱们日常用AI的感受贴得很近。
第一个是流畅对话,也就是大家说的无缝通信。
之前用DeepSeek回复消息,总需要等上一小会儿,有时候问个简单的问题,得等一两秒才能收到答案,体验不算好。
红山说下一步要让对话速度更快,我觉得这很有必要,没人愿意在聊天时频繁等回复,速度提上来了,大家才更愿意常用AI,然后是AI语音。
我试过豆包的语音功能,本来想觉得“像”就够了,后来发现真要做到“以假乱真”还差着点。
比如我跟它聊一件开心的事,它的声音虽然像我,但少了那种能传递情绪的起伏,听起来还是有点生硬。
很显然,未来AI语音不只是模仿音色,更要能还原说话时的情感细节,这样才算是真正的贴近用户,还有安全防线,这一点我觉得特别重要。
现在已经出现过有人被仿冒的AI语音诈骗的情况,还有AI会生成没有事实依据的内容,比如乱给股票建议。
红山说要防止用户被骗、避免大数据幻觉,其实就是在给AI“划红线”。
要是安全没保障,就算AI功能再强,大家用的时候也会心里发慌,所以筑牢安全防线,应该是AI发展的底线要求,最后一个方向是开源。
我之前跟一些中小开发者聊过,他们说自己没那么多资金搞技术研发,要是能有开源的AI框架,就能省下不少成本。
现在全球常用的TensorFlow、PyTorch这些开源框架,已经支撑了大部分AI应用的开发,中国的开源社区也在慢慢起来。
搞开源不是单纯的技术分享,更像是给更多人递了“入场券”,让更多人能参与到AI创新里来,这样行业才能发展得更热闹。
这段时间总有声音说AI有泡沫,我一开始也有点疑惑,后来查了些数据才明白,这种说法其实站不住脚。
就拿服务行业来说,咱们国家服务行业的规模很大,但AI的渗透率特别低,很多餐厅、商店还是靠人工服务,AI只用在少数地方。
老实讲,要是这都算泡沫,那很多行业都得算泡沫了,而且看美国AI行业的发展,像甲骨文这样的企业,靠AI服务实现了长期增长,股价涨了很多年。
中国AI市场的基础其实不差,技术路径也在慢慢跟上来,说不定真会重演美国的发展过程。
有人说可以不相信人形机器人,也可以不相信低空经济,但要是连AI都不相信,那在这个市场里怕是很难抓住机会。
之前英伟达因为AI芯片火了,很多人没赶上那波红利,现在中国AI行业正在慢慢起来,像能记住用户的抖音、在安全领域发力的企业,都在实实在在地推进技术落地。
毫无疑问,AI不是短期炒作的概念,它的潜力还没完全释放出来,要是能沉下心来关注这些真实的技术方向,说不定就能抓住接下来的机会。
其实研究红山这些AI方向,再结合自己用AI的体验,最直观的感受是:AI要想发展好,不能只追求技术多先进,更要贴近用户的真实需求。
记住用户、聊得流畅、声音逼真、用得安全,这些看似简单的点,恰恰是AI落地的关键。
未来随着AI在更多行业里渗透,那些能把这些基础做好的企业,大概率会走得更远,而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看清这些方向,不被“泡沫论”干扰,才能真正看懂AI行业的潜力。
更新时间:2025-10-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