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从66跌到5.91元!如今中报业绩平平,高盛、瑞银等6家QFII却重仓

高盛、瑞银、大摩等QFII,作为国际大投行,在A股中的投资风格,向来以出手凌厉、止盈止损果断,擅长成长和周期反转股著称,尤其偏爱小盘股。通常来讲,一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当中,能出现一家或者两家QFII,就已经比较稀罕了。

而今天复盘发现,有一家调味品公司,在二季度竟然同时被高盛、瑞银等6家QFII给重仓了,实属罕见。具体什么情况,我们来看下一下。

二季度,J.P摩根、瑞银、巴克莱,分别新进了98.62万股、82.31万股和80.18万股,分别位列公司第4、第5和第6大流通股东;摩根士丹利、中信资管和高盛,则分别新进了64.80万股、42.44万股和40.07万股,分别位列公司第7、第8和第9大流通股东。此外,中金公司也新进了34.96万股,位列第10大流通股东。

那么,这家公司究竟有什么魅力,竟然能同时获得6家QFII和中金公司的青睐呢?

从基本信息来看,公司于2015年12月,在上交所上市,发行价10.10元,主要从事调味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上半年,公司复合调味粉业务,营收占比25.00%;酱类调味品业务,营收占比3.00%;酱味调味品,营收占比2.99%。不过,令人比较意外的是,公司的其他业务,营收占比竟然高达68.02%,不过毛利率只有1.43%!

经了解,公司的这部分其他业务,实则是公司利用味精、香辛料等采购规模优势开展的大宗原辅材料贸易,毛利率较低。


从竞争力上看,公司专注于调味品行业,主要产品包括排骨味调料、海鲜味调料、骨汤味调料、牛肉味调料、鸡鲜味调料等六大类产品,在调味品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复合调味料领域


从业绩上看,公司的营收自上市之后,表现还是不错的。从上市之初的2.66亿,增长到了这两年的6亿元规模之上,十年间增长超过了1倍!

不过,公司的扣非净利润表现,就没有那么乐观了。自2015年上市当年创出了5088万的利润之后,这十多年来,就一直没能超越过。到了2024年,扣非净利润也只有3146万元,同比下降了18.39%!可以说是,增收不增利,增长相当的乏力。

到了今年上半年,公司的业绩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好转。其营收为3.09亿同比增长8.54%,净利润1379.08万同比增长58.61%!看似还可以,但再看公司的扣非净利润,就只有1043.62万了,还同比下降了18.89%!整体来说,这份中报算是增收不增利,表现平平。


二级市场上,由于公司上市时机比较好,恰逢2015年大牛股。公司股票上市后,就被资金疯狂炒作,一口气拉了16个涨停板,此后更是创出了66.10元的历史高点!然而牛市过后,激情散去,公司的股价就开始一路东南飞了。此后,经过几次分红、送股和不断的下跌,到了2024年,公司股价还一度跌破了6元关口,创下了5.91元的阶段性低点。与前高相比,跌幅高达90%!简直离了大谱!

不过,A股在2024年下半年,迎来了一波小牛行情,公司股价也从低点展开一路反弹。到目前为止,公司股价已经反弹到了13元左右,相较于前期低点,已经有了翻倍的涨幅,市值也重新回到了30亿之上。


总体来看,高盛、瑞银、大摩等6家外国投行,之所以在今年二季度,集体扎堆出现在这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里,我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是,看好消费复苏的情景,公司作为大消费中的一环,有一定的市场低位,产品也有相当的竞争力,一旦消费复苏,公司也势必会受益;

二是,公司目前市值仅30亿左右,属于典型的小盘股,股价弹性比较大,比较符合外资的选股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6

标签:财经   业绩   公司   调味品   调料   股价   流通股东   净利润   低点   业务   毛利率   市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