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瞻远瞩,花50年控制住全球供应链“命脉”,美国这次被动了

在全球经济的大棋盘上,供应链就像是每个国家、每个企业的命脉,谁能把这条命脉攥在手里,谁就能在国际舞台上多几分底气、多几分主动。

我国用了50年的时间,通过一步步的努力和布局,硬生生地把全球供应链的“命脉”给控制住了。这事儿让美国有点措手不及,甚至可以说是被动了。

供应链为啥这么重要?

供应链就是把原材料变成产品,再送到消费者手里的整个过程。从开采矿石到生产芯片,从种棉花到做衣服,供应链串起了全球经济的方方面面。现代社会分工细、全球化程度高,供应链要是断了或者不顺,整个经济就得跟着打摆子。

2020年新冠疫情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工厂停工、港口堵塞、货运停摆,好多东西买不到,价格还蹭蹭往上涨。那时候,大家才真切地意识到,供应链不只是个经济概念,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命根子。

哪个国家能把供应链攥得稳稳的,哪个国家就能在关键时刻不慌。

所以,控制供应链的“命脉”,其实就是在全球经济里抢占制高点。这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大国博弈的核心战场。

中国这50年是怎么干的?

我国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真不是靠运气,而是靠50年的深谋远虑和脚踏实地。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搞改革开放,敞开大门请外资进来。那时候,我国劳动力便宜、政策又给力,外国企业蜂拥而至,把生产线搬了过来。慢慢地,我国就成了“世界工厂”,啥都造——衣服、鞋子、玩具、家电,后来还有手机、电脑。

我国的制造业规模越做越大,供应链网络也越来越完善。到2023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的30%多,甩开其他国家一大截。全球市场上,很多东西的生产都得靠我国,少了“中国造”还真不行。

光靠低端制造肯定不够,我国这些年可没闲着,技术上一直在追赶和突破。5G技术,华为牛到让全世界都得侧目,直接把我国推到了通信供应链的顶端。还有新能源领域,我国在电动车、锂电池、光伏产业上全面发力,成了全球供应链里绕不开的一环。

2023年,我国的新能源车产量占全球的60%以上,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更是无人能敌。这说明我国不光会造东西,还会造高端的东西,供应链的含金量蹭蹭往上涨。

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招儿可高明。通过修路、建港、搞基建,我国跟沿线国家的联系越来越紧。贸易额蹭蹭涨,供应链的触角也伸得越来越远。

2023年,我国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达到了2.07万亿美元,占我国外贸总额的三分之一还多。这张网一铺开,我国的供应链影响力就从亚洲辐射到了欧洲、非洲,甚至拉美,全球化的布局真不是盖的。

这几年,全球疫情、贸易战接连来袭,供应链动荡成了常态。我国没被打趴,反而越挫越勇。政府和企业联手,一方面加码国内产业链建设,比如芯片、医药这些关键领域;另一方面,通过多元化采购和储备,降低对外依赖。

2022年,我国出台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专门盯着供应链安全。这信号很明确:我国要把自己的命脉牢牢攥在手里,谁也别想掐住脖子。

美国咋就有点被动了?

美国作为全球老大,过去几十年在供应链上一直是大哥级别的存在。可现在,中国的崛起让美国有点坐不住了。

美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对中国供应链依赖太深。比如半导体,美国60%以上的进口芯片都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还有稀土元素,中国几乎垄断了全球90%的供应。美国想搞高端制造,少了这些东西还真玩不转。

这种依赖让美国很头疼。万一供应链卡住,美国的经济和科技优势就得打折扣。这不是危言耸听,2021年的芯片荒就让美国车企叫苦不迭,生产线停摆了好几个月。

美国也不是吃素的,这几年开始反击。2022年,财政部长耶伦抛出个“友岸外包”的说法,意思是把供应链挪到“靠谱”的国家去,比如墨西哥、越南,尽量少靠中国。

但说实话,这招效果有限。我国的供应链网络太成熟了,成本低、效率高,其他国家短时间内根本没法替代。美国企业自己也不乐意,毕竟搬迁成本高,利润还得缩水。

中美在供应链上的博弈,不是你死我活那么简单。全球经济是连在一起的,谁也离不开谁。比如半导体,美国有设计优势,我国有制造能力,两边其实是互补的。完全脱钩,谁都得吃亏。

所以,美国一方面想遏制中国,一方面又得掂量着点,别把全球供应链搞乱了。这平衡不好拿捏,美国的处境就显得有点被动。

未来这盘棋咋下?

以后,供应链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集中。企业为了避险,会把生产基地分散到不同地方。美国已经开始推东南亚、印度这些地方建厂,想分担风险。

可我国的优势太明显,基础设施、产业集群、市场规模,哪样都不是新手能随便赶上的。所以,这分散的过程会很慢很长。

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这些新玩意儿会彻底改变供应链的玩法。比如,用AI预测需求,能让库存管理更精准;用区块链,能让供应链透明到谁也作不了弊。我国在这些技术上不落后,甚至还有领先的地方,这会让供应链地位更稳。

中美在供应链上的竞争肯定会继续,但彻底翻脸的可能性不大。毕竟,谁也不想把全球经济搞砸。在一些大问题上,比如气候变化、公共卫生,两国还能凑一块儿干点事儿。比如推动绿色供应链,搞低碳转型,这都是合作的空间。

我国花50年时间,通过制造业崛起、技术突破、“一带一路”和危机应对,把全球供应链的“命脉”攥在了手里。这让美国有点被动,但也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供应链这盘棋太大太复杂,谁也别想一口吃下。

未来,中美还得在这条赛道上较量。竞争是主旋律,但合作也少不了。

参考资料

“长远看还是东风浩荡”——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度观察 国际在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财经   高瞻远瞩   命脉   美国   中国   全球   我国   中美   全球经济   芯片   手里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