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速5%,财政赤字4%,CPI涨幅2%,2025发展指标为什么这么定?

随着人大对2025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报告的核心内容陆续透露出来,从目前信息看,2025年GDP增速定在了5%左右,这符合实情,也与社会预期基本一致;债务规模扩大到11.86万亿,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实施逆周期反向操作,避免经济下行,同时也明确了2025年的十大任务。

2025年主要发展指标

GDP增长5%左右。这基本与前五年的平均增速持平,既考虑了中国的巨大经济规模,我国GDP已达到134.9万亿,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成长为经济巨人,不可能再有以前的高速增长。再加上国际形势严峻,国内宏观周期还处于筑底期,5%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增速。

新增城镇就业1200万人。过去5年每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口都在1200万人左右,除了2020年低于1200万人,其他4个年份都高于1200万人。2025年的1200万人新增就业,应该是个不难完成的指标。

CPI涨幅2%左右。最近10年,我国CPI一直温和上涨,最高的2019年也未超过3%;2023年和2024年CPI涨幅不足1%,仅有2%,不少人担忧中国已进入通货紧缩。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一样有害,通货紧缩往往会导致企业利润降低、投资意愿下降、破产倒闭的企业多、失业的人群多,严重的会导致经济萧条。CPI指标定在2%左右,属于温和通胀,有利于刺激经济发展。

城镇调查失业率5.5%。过去5年,受经济形势影响,尤其是房地产业下滑严重,造成了建筑、装修、房产中介、工程建筑设计院等相关行业失业严重,拖累了全国就业形势。在2022年以来,城镇调查失业率都高于5%,虽然高于平常年份,但处于可控范围。2025年把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体现了中央“就业优先”战略,有就业才有收入,有收入才有消费,有消费才有增长,所以保就业就是保增长。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过去5年,虽然经济形势不乐观,但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依然保持了增长,除了2020年和2022年增长偏低,增速低于3%之外,其他几个年份居民收入增长均超过了5%,与国民经济增长保持了同步,这与国家长期战略是保持一致的。到2035年我国经济规模要比2020年翻一番,同时也要实现国民收入的倍增。

财政指标

赤字率4%。多年来我国一直坚持赤字率不超过3%,但为应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尤其是社会投资下降、地方政府债务高企,中央坚持实施积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财政资金来弥补社会资本的不足。所以中央财政赤字率突破3%。其实我国的赤字率在世界主要国家中都是偏低的,2007年以来,美国财政赤字率除了2016之外都高于3%,高的年份超过10%。

地方专项债4.4万亿。受地产行业拖累,全国各级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减少,导致地方债务上升;由于地方收入下降,偿债能力受限,同时也导致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下降,因此中央加大地方专项债发行力度,为地方政府输血。

2020年以来,我国每年的地方专项债都超过3万亿。2022年由于还动用了5000多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当年实际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2023年和2024年地方专项债都接近4万亿,2025年则提高到4.4万亿,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资金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通货紧缩   财政赤字   失业率   赤字   高于   涨幅   年份   专项   指标   收入   中央   我国   地方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