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言论
文章由沈言论头条原创首发,请勿抄袭转
巴基斯坦总理和军方高层亲自出马,去了美国,和美方签下了一份关于稀土资源合作的协议。
据报道,这份协议涉及至少5亿美元的投资,美方企业将进入巴基斯坦开发稀土,而巴方则会把开采出的稀土出口给美国。
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巴基斯坦在中国人心中一直是“铁杆兄弟”,两国关系向来稳定,而且在过去几十年里,无论是经济援助还是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支持力度都是实打实的。
可现在,美国绕开中国找稀土,找到了这个“兄弟国家”,而巴基斯坦也没有拒绝,还显得非常积极,这个反差,自然引来了很多人的关注。
9月25日,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和陆军参谋长穆尼尔亲自飞往美国,出席了签约仪式,根据巴方发布的消息,这次合作不仅是资源出口这么简单,美方还承诺会在稀土开采、分离、精炼等多个环节投资,帮助巴基斯坦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
换句话说,美国想要的不只是买点稀土矿石回去,而是要在巴基斯坦搞一个稀土生产基地。
这事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过去的巴基斯坦,虽然也知道自己国内有稀土资源,特别是在俾路支省和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等地,但苦于没钱、没技术,这些资源一直没怎么动。
中国之前虽然也有合作意向,但基于环保和矿产开发节奏的考量,开发进度一直比较谨慎,现在美国来了,直接带着资金和技术上门谈合作,巴基斯坦当然愿意接招。
从巴基斯坦的角度来说,这不是站队的问题,而是现实的经济压力,过去几年,巴基斯坦的经济情况非常紧张,外债高企,通货膨胀严重,外汇储备也几次跌到危险线以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中也明确提到,巴基斯坦的财政状况已经到了必须靠外援与资源变现来维持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稀土资源就成了为数不多的“可以变现的筹码”。
美国这次的动作,其实是早有准备,自从中美关系进入竞争状态,美国在稀土领域的焦虑感就越来越强,美军的高端装备,比如隐身战机、核潜艇、导弹系统等,几乎都绕不开稀土材料。
有些关键稀土金属,比如镝、铽、钆,全球大部分的高纯度产品产自中国,美国自己不是没资源,但加工能力几乎为零,过去也想在国内重启提炼项目,但由于环保法规、成本高、技术落后,进展非常缓慢。
其实,美国找替代来源也并非一天两天了,从蒙古、澳大利亚,到非洲的一些国家,美国都谈过合作,但能真正提供稳定、高质量稀土的国家并不多,很多国家资源量有限,或者政治环境不稳定,根本无法长期供货。现在看来,巴基斯坦成了一个相对稳妥的选择。
而且这事不仅是军工的事,更是整个高科技产业链的问题,稀土不仅用于军工,还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通信、电子等领域,美国要搞本土化、产业链重构,首先要解决材料问题,而稀土,是绕不开的一关。
从巴基斯坦国内的舆论来看,这笔交易也是被当作“救命稻草”来看待的,毕竟,这不仅能带来外资,还能缓解就业问题,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尤其是在当前全球投资环境趋紧的情况下,有国家愿意来投钱搞产业,对巴基斯坦来说非常重要。
不过,事情发展到这里,还远远不是结束,美国虽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但真正的问题并不只是有没有稀土矿,而是有没有能力进行高纯度提炼。
目前全球范围内,真正掌握中重稀土提纯技术的国家屈指可数,中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和产业链是最成熟的,就算美国把矿石从巴基斯坦运回去,没有完整的提纯体系,也只能是原材料堆在那里。
就算在巴基斯坦本地建厂,也面临很多实际问题,比如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产业配套、物流运输、安全风险等等,这些都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
而且稀土开采本身就比较复杂,涉及大量化学处理,对环境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污染问题,在巴基斯坦这样基础设施还不算完备的国家搞这种项目,挑战不小。
更何况,稀土原料本身并不算非常稀缺,真正稀缺的是能够稳定、高效、环保地进行提炼的能力,而这恰恰是中国目前最强的部分,美国如果想真正做到独立自主,就必须自己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仅靠从巴基斯坦进口原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这次合作的时间点也很有意思,在中国对部分稀土产品出口设限之后,美国的军工企业就开始出现原材料短缺的情况,有的项目被迫减产甚至暂停。
这对美军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才加快了在海外寻找替代资源的步伐,巴基斯坦这次的“出手”,被一些分析人士解读为“救了美国军工一命”。
但实际上,这更多是一个临时性的缓解措施。真正决定美军能不能持续生产高端装备的,还是材料供应链的完整性,而不是单一原材料的来源地。也就是说,即使巴基斯坦愿意卖,美国也愿意买,这笔买卖能不能长期做下去,还得看后续能不能把产业链真正做起来。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这事当然会引起关注,但也不至于感到惊讶,因为中国早就意识到要在关键战略资源上掌握主动权,稀土只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中国在稀土出口方面越来越重视精细化管理,不再是简单的“多出口”,而是从产业链控制、技术保密、出口许可等多个层面加强了调控,这种情况下,其他国家想要复制中国的模式,难度非常大。
这次巴基斯坦和美国的合作,表面上看是经济利益交换,实质上也是地缘博弈的一环,美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削弱中国的稀土影响力,巴基斯坦则希望通过引入外资缓解经济压力,双方有各自的算盘,但这笔账能不能算得清,还得看实际执行过程。
未来这条线能不能走得通,关键还在于技术、资金和执行力。
想要签几个协议就能一劳永逸?太难了。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