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1月27日下午3点40分,一位谁也没想到的重要人物来到韶山毛主席故居,她就是王光美。
这一年,她62岁。
伴随王光美同行的有领导、记者共40多人,还有刘少奇的长女刘爱琴、四子刘源。
1983年11月29日,王光美(前左五)偕长女刘爱琴(前左三)、儿子刘源访问韶山
刘少奇一生有九个子女,其中何宝珍烈士留下二男一女,即长子刘允斌、长女刘爱琴、次子刘允若;王前留下一男一女,即次女刘涛、三子刘允真;王光美生育有一男三女,即三女刘平平、四子刘源、四女刘亭亭、五女刘潇潇。
1960年8月刘少奇与王光美和八个孩子在北戴河(缺小女儿刘潇潇)
说起刘爱琴的妈妈何宝珍烈士,毛泽东、杨开慧还是他俩的“介绍人”。刘爱琴是他们的第二个孩子,1927年在武汉出生。
大革命失败后,刘少奇撤离武汉,只好把不满周岁的刘爱琴托给汉口的一位工人。后来白色恐怖日益严重,刘爱琴在七八岁时被卖给一户人家当童养媳,受尽了磨难。
上面一个哥哥刘允斌送老家亲戚抚养,下面一个弟弟刘允若,在何宝珍被捕后,也被迫送了人家。1934年秋,何宝珍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32岁。
兄妹三人的童年和毛岸英兄弟一样也受尽了磨难。
年少时期的刘爱琴
刘源是刘少奇和王光美的第二个孩子,他上面还有刘平平,下面是两个妹妹刘亭亭和刘小小。
那一天,王光美穿着一身深灰色的西装,一头短发还是像第一次到韶山一样卡在耳边,脸还是那样的白净滋润,只不过那一对黑亮的眼睛更加深邃有神。
这是王光美第二次来韶山。她怀着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走进毛主席故居,一子一女紧紧地跟在身边。
她从堂屋走进厨房,颇有感触地对两个孩子说:“1961年,我和你们的父亲瞻仰主席故居,你父亲对每一个房间看得非常仔细,走到这个厨房,还特地揭开锅盖看看铁锅是哪个年代的。我不解晚上问他,你父亲告诉我,铁锅是比较难找到原物的,看一看我放心。你们父亲就是这种人,大事小事事事认真。”
1961年,王光美第一次回婆家
1961年,刘少奇在湖南农村进行调查研究44天,他们回到了阔别40年的故乡湖南宁乡,为母亲扫墓,看望了亲姐姐刘绍德,王光美记忆犹新。
从故居出来,韶山同志邀请王光美一起合影留念。
11月28日上午,一行人参观了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十一个展厅,展示了毛主席的家庭、牺牲的六位亲人和毛主席的丰功伟绩。
王光美看得很仔细,她对韶山同志说:“我对毛主席一直很敬佩,毛主席讲过他不是天才,但绝不是一个平常人。现在我对这一点理解更深了。”
刘爱琴和刘源走到最后一个展厅,看到了墙上爸爸妈妈1961年4月在韶山的留影,兴奋地说:“妈妈四十岁时好漂亮啊!”他赶紧请纪念馆帮忙冲洗一张。
1983年11月28日
当离开韶山毛泽东纪念馆题词留念时,王光美写下了这句话:
深切缅怀毛主席
学生王光美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深切缅怀毛主席”,这是她发自肺腑的声音!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