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之父”张汝京,为回大陆造芯片,被开除台湾省户籍

中国半导体产业近两年正在一步步的迈向崛起,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叫做张汝京的男人,而他还有另外一个称号“中国芯片之父”。

张汝京如今已经77岁了,他这一生,从来没有说出过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豪情壮语,但是他却用半生漂泊为中国芯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半生起伏

张汝京于1948年出生于江苏南京,他的父亲在当时是非常著名的炼钢专家,在他一岁的时候,就被父母带到了台湾生活。

因为他父亲是炼钢专家,所以张汝京从小就在工厂里看着父亲工作,在耳濡目染之下,让张汝京对机械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

长大后的张汝京成为了台湾大学的一名学生,学习的正是他喜爱的机械工程专业,都说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

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在别人眼中或许是枯燥的机械工程,在张汝京看来却是非常有意思的,后来他去了美国留学,拿到了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大学的工程科学硕士和南卫理公会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在当时,张汝京绝对算得上是高学历人才,于是在他29岁的时候,他就被美国半导体巨头德州仪器招揽。

后来张汝京更是加入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集成电路的发明人杰克.基尔比的团队,之后的数年时间里,张汝京从基层做起,领导了德州仪器在多个国家的半导体工厂建设,这其中就包括中国。

随着自己在这个行业越扎越深,张汝京心中那个回国建厂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于是1997年张汝京放弃了自己在德州仪器的高薪工作,准备回国创业。

但是创业的道路又怎么是好走的呢?虽说张汝京拥有丰富的建厂经验,但是在辗转了三年之后,半导体行业还是迎来了低谷期。

2000年的时候,张汝京带着300多名早就培养好的人才团队,在好友的支持下,创立了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虽说行业当时正在经历低谷,但是他利用了自身的资源优势,购买了大量的二手设备,从建厂开始,中芯国际就拥有3条8寸产线。

短短三年时间,中芯国际就拥有了4个8英寸工厂以及1个12英寸厂,在当时是中国所有行业内企业都无法比拟的。

虽说那时中芯国际无法和龙头企业比拟,但是中芯国际在当时仍旧是全世界最具有潜力的晶圆制造公司。

甚至在2004年下半年的时候,中芯国际的产值就超越了新加坡特许半导体,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晶圆代工厂。

打击到来

中芯国际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自然引发了很多其他企业的不满,尤其是台积电,2003年年底的时候,台积电及其北美子公司就向美国提起了诉讼,起诉中芯国际侵犯专利权以及窃取商业机密。

双方在这个问题上扯皮了一年多的时间,一直到2005年,中芯国际赔偿了台积电1.75亿美元,双方达成了庭外和解。

并且2006年台积电再次将中芯国际告上了法庭,理由是中芯国际不遵守和解协议,中芯国际不得不再次找到台积电和解,张汝京也被迫卸任中芯国际执行董事、总裁等职务。

虽说张汝京在自己创立的中芯国际的舞台上黯然退场,但是他已然将中芯国际推上了国际舞台。

再度启程

沉寂了五年之后,66岁的张汝京如同打不死的小强一样,选择再次创业,在上海创立了新昇半导体,专门研发生产大硅片,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300mm大硅片公司,填补了中国大陆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然而之后他却又离开了自己创立的公司,选择交给国家来继续做大做强,此时的张汝京已经年近古稀,又来到青岛,创办了青岛芯恩,2021年的时候,青岛芯恩8英寸厂投片成功,成为中国首个协同式集成电路制造项目。

纵观张汝京之前的人生,可谓是经历了数次大起大落,单凭从德州仪器放弃高薪选择回国建厂,就不是大多数人能做出的选择。

中国芯片前几年的发展情况确实很差,西方国家为了遏制中国芯片的发展,联手对中国芯片进行了绞杀,其中美国最为积极。

为了不让中国崛起影响到美国的霸权,美国对中国进行了全方位的遏制,但是正是千千万万个像张汝京一样,决心为中国未来而付出全部的科研人员,让我们杀出了重围。

如今中国半导体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虽然和国际先进水平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张汝京身上的赤子之心依旧是中国半导体行业稳步向前的精神内核。

相信在未来,我国的半导体产业一定可以达到并且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因为中国人是打不败的,前路越是困难,我们就走的越是坚定!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9

标签:科技   台湾省   芯片   户籍   中国   半导体   美国   青岛   行业   德州仪器   集成电路   硅片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