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枫飞云
在邢台市辖区(襄信南任)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散布着十座承载历史记忆的古城,每一座都拥有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底蕴。
西周初,周成王封姬苴为邢侯,建邢国,都城是邢州古城雏形。春秋时邢国曾被狄人所灭,后复国迁都。秦设信都县,属巨鹿郡。秦末汉初为赵国和常山国都城,汉代信都更名襄国。东晋为后赵首都,后为襄国郡,北周设赵国。隋置邢州,唐朝邢州属河北道,是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地。北宋邢州属河北西路,是北方冶铁中心。元朝邢州属顺德路,为路治,元初有城市建设和水利整治。明朝改顺德路为顺德府,邢州古城成为府治所在地,清朝延续。
邢州古城是邢台历史文化当之无愧的核心代表。它始建年代久远,历经多个朝代的更迭与变迁,见证了邢台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起起落落。城内古迹众多,从古老的城墙到传统的街巷布局,从宏伟的寺庙到精巧的民居,无一不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这里曾是区域的政治中心,历代州府衙门皆设于此,商业也一度繁荣昌盛,尤其好南关,南北商贾云集,车水马龙。
鹿城岗古城遗址位于邢台市信都区,处在太行山东麓丘陵与平原结合地带。城址平面略呈不规则方形,面积约48万平方米。城墙为夯筑,夯层厚约5-8厘米,墙体残高1-7米,城垣坍塌堆积中出土有陶器、铜器和石器。
据明代和清代《顺德府志》记载,传说西周初年邢侯欲在此筑城,却有鹿衔标至别处,因此得名。2006年考古勘探和试掘后,初步认定为东周时期中等规模城址。该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邢台历史乃至全国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创作图片
东先贤邢墟古城地处邢台市信都区东先贤村,面积约75万平方米,有村南村北两个文化堆积层区,是一处极为重要的商文化遗址,与祖乙迁邢年代吻合,是邢台三千五百年建城历史的见证,被命名为邢墟。在这里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等文物。这些文物种类繁多,造型各异,有的是日常的生活用具,有的则是祭祀用品。它们为研究商代的社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让我们得以穿越时空,触摸到那个遥远时代的脉搏,对探讨邢台地区古代文明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创作图片
邢台浆水镇历史悠久,早在西周时期,这里有夷仪城,为邢国陪都,邢侯筑有行台。春秋时期,浆水镇曾为西周邢国的陪都夷仪城,镇东部的数座并列山峰成为夷仪城的东部前哨,分别建有军事设施并驻兵防守。
抗日战争时期,“邢台抗日临时政府”和邢台县抗日政府先后在浆水成立。1940年11月,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总校辗转迁至浆水镇一带,校部办公地点设在前南峪村。
夷仪城坐落于邢台市西部深山区的浆水村,曾作为邢国陪都而存在。其地势险要,四周环山,易守难攻,在军事防御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多次抵御外敌入侵,成为守护邢国的重要屏障,同时也在邢国的政治舞台上发挥着关键作用,见证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
创作图片
隋唐青山县故城,位于信都区与内丘县交界的青山一带。其周边山水环绕,风景秀丽,或许正因为这样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得它在古代成为人们聚居的理想之地。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龙冈县置青山县,属邢州,治所在今河北邢台县西北青山村。大业二年(606年),省青山县入龙冈县。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析龙冈、内丘二县地复置青山县,属邢州。贞观八年徙于今所。开成五年(849年),又废青山县,并入龙冈县。
创作图片
沙河县城位于邢台襄都区沙河城镇,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龙冈县南境置沙河县,以大沙河得名,属邢州。唐武德元年(618年)设温州,属邢州总管府,四年后属邢州。宋属河北西路邢州、信德府,金归河北西路邢州,元属邢州、顺德路,明属京师顺德府,清属直隶省顺德府。民国属河北省,1949年属河北省邢台专区。1958年并入邢台县,1961年恢复沙河县建制,1968年县治移到褡裢镇。
沙河城历史源远流长,作为邢台地区重要的城镇,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创作图片
秦置赤县,西汉初置南和县,治今和阳镇,属巨鹿郡,后朝平县并入。北魏孝昌三年置北广平郡,郡治南和,筑嘉禾城。唐武德元年为和州州治,后属邢州,元世祖二年改称和阳县,属顺德路。明洪武元年复名南和县,属顺德府,清代沿袭。1949年属邢台专区,2020年设为南和区。
南和城拥有悠久的历史,是南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城市风貌。这里的人们传承着古老的习俗,传统的手工艺代代相传。
创作图片
朝平县是西汉初设置的县,属巨鹿郡,故治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东北,相传在杨庄村西南。历史上,这里曾出土过大量珍贵文物,如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夏商时期的贝币,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陶器、玉器等
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朝平县改隶广平郡。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属平干国。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平干国除为广平郡,朝平县仍属之。建平三年(公元前4年),广平郡封为广平国,朝平县依旧隶属。东汉建武年间,朝平县被撤销,并入南和县。
朝平城虽目前关于它的具体历史细节还有待更多的考古发现和深入研究来丰富完善,但它无疑是邢台古代城市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创作图片
张县城位于今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西南。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置张县,县域包括今任泽区和南和区的一部分,属巨鹿郡。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析巨鹿郡置广平郡,张县属广平郡。征和二年(前91年),改属平干国。五凤二年(前56年),平干国除为广平郡,张县仍属之。建平三年(前4年),析广平郡置广平国,张县依旧隶属。更始三年(25年),张县被废。
创作图片
春秋为晋任邑,战国属赵。西汉初正式建任县,东汉光武帝时,张县、广乡县并入任县。三国魏时,任县属广平郡。北齐天保元年,任县并入南和县。隋开皇十六年复置任县,大业初又废,唐武德四年再次复置。北宋熙宁五年废入南和县,元祐元年再置。金代时,任县属邢州。元代时,任县属顺德路。明、清时期,任县属顺德府。1949年属邢台专区。1958年并入巨鹿县,1961年复置。2020年,撤销任县,设立邢台市任泽区。
任泽城是任泽地区历史发展的见证者。作为区域重要聚落,它从最初的形成到不断发展壮大,见证了当地社会的变迁。
创作图片
这十座古城宛如璀璨星辰,镶嵌在邢台市辖区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它们共同构成了邢台丰富而厚重的历史文化画卷,等待着更多人去探索、去解读。
颂邢台市辖区十大古城
邢台古韵启商周,鹿城遗风岁月留。
夷仪城中文脉厚,青山矗立意长悠。
南和任县千秋立,张县沙河故事稠。
朝平旧影藏西陵,十邑光辉耀邢州 。
创作图片
更新时间:2025-04-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