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嘴上最“硬”的特朗普,这次还没启程访华,话风就先软了。白宫悄悄释放善意,放宽对中国芯片出口,中方却在悄悄布局,日媒注意到中国已经将3440亿投进半导体,以解决在高端光刻机被卡脖子的问题,ASML或被取代。
从6月份,特朗普频频对华释放善意,接连后退,到特朗普亲口承认可能在下半年访华,这一波操作颇有些“低调示好”的味道。据日媒和美媒多方报道,特朗普这次不再高举“反华”大旗,反而在涉及中美贸易、失业率和制造业外包等敏感议题上明显收敛,尤其是淡化了“贸易逆差”这张牌。
这与他第一任期刚上台时完全不同。彼时,他几乎逢中必“怼”,声称要用高关税“惩罚”中国出口,甚至曾以“逼签贸易协议”作为政绩秀。然而几年打下来,美国没赢,中国没垮,反而是自己的通胀飙升、供应链紊乱、产业空心化逐渐显现。这一场自以为稳操胜券的“贸易战”,事实证明,棋差一招,误判一盘。
与此同时,中国没有被压垮,反而以极高的战略定力应对冲击。一方面优化出口结构,另一方面则加大关键技术的攻关。这3440亿的国家大基金三期,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正式落地的。
特朗普缓和语气的同时,中国却在出大招。不是嘴上“服软”,而是手里“加码”。这3440亿元的大基金三期,不是随便撒钱,而是精准砸向中国芯片领域最难的“命门”——光刻机。
要知道,芯片制造中最核心的设备之一就是EUV(极紫外)光刻机。目前全球能生产的,几乎只有荷兰ASML一家。一台EUV设备高达1.5亿美元,还不是你有钱就能买的,美国说不卖,你就是花再多钱也拿不到。
这正是美国掐中国脖子的地方。所以,中国干脆不等、不靠、自己干。3440亿,不仅覆盖设备研发,还涉及光源、镜头、掩膜版、控制软件等全链条。这不是一家公司、一所高校能干成的,而是举全国之力的系统工程。
别说日本担心,连美国人都看得直冒冷汗:一旦中国突破了光刻机技术,那就意味着美国主导的“科技封锁圈”将被从内部撕开一个缺口。ASML的独家地位,也将岌岌可危。
特朗普为什么变得“服软”?其实他并不是真的突然“喜欢”中国了,而是看清了现实——中国不是一压就垮的对手,反而愈挫愈勇。
他的初衷是通过施压逼中国让步,从而换来一个对美有利的协议,以此在国内政治上大做文章。但当发现中国通过调整出口市场结构、自主推进科技创新、甚至在部分领域实现逆势崛起时,特朗普意识到,老套路不灵了。
而美国自己也越来越吃紧。首先是制造业回流失败。高关税让美企原材料成本上涨,反而没有促使企业回流,更多是搬去墨西哥、越南等地。
其次是高科技领域的“回马枪”。当年制裁华为,逼出了中国的“去美化”战略;ASML被限制出口,反而加快中国光刻机研发的脚步。现在很多业内专家已经开始担心,10年后中国极有可能挑战ASML的霸主地位。
最后,美国国内通胀高企、支持率不断下滑,特朗普更需要一个“外交缓和”来营造稳定环境。他不是真的服软,而是想先稳住,再谈条件。
过去几十年,中国在高端科技领域一直被认为是“追赶者”,特别是在芯片设备、航空发动机、操作系统等核心领域,常年受制于人。但近几年,这种“追赶感”正在被打破。
光刻机就是典型例子。虽然中国的光刻技术尚未全面超越ASML,但在关键子系统上已有实质性进展。例如,光源方面已经能实现EUV级别原型;光学镜头方面也涌现出多家具备超精密加工能力的企业。更重要的是,在AI算力、EDA软件、半导体材料等配套链条上,中国企业正加速布局,不再依赖单点突破,而是系统性推进。
这就意味着,一旦某一个突破口打开,其它环节就能迅速跟上,实现从“看人脸色”到“自主可控”的转变。
日本芯片产业当年就是被美国强行遏制之后一蹶不振的,现在他们当然担心中国复制ASML这种“巨头模型”,实现技术自立,那对日本半导体产业更是压倒性的打击。
特朗普此刻选择“先低头再接触”,其实正说明了一点:中美关系的游戏规则,已经变了。
过去是美国设规则,中国只能选“接受”或“被惩罚”;而现在则是中国有了越来越多“不接受”的底气,甚至能提出“自己的规则”。比如,在光刻机领域建立自己的技术生态体系,在国际贸易中用市场换平等,在对外关系中不再做被动响应。
特朗普想要达成贸易协议,他知道这一回不能再摆出那种“强压式”姿态;而中国有自己的节奏,技术、产业、市场三手齐抓,不会因为任何压力而改弦易辙。
当中国能在一张张被封锁的科技牌上打出新局,美国就不得不换打法。从全面压制到局部妥协,这背后,是全球实力对比的动态变化。
总的来看,特朗普这次“放低姿态”只是开始,中美之间的角力才刚刚步入新阶段。中国没有靠嘴皮子“反击”,而是拿出了实打实的成果——3440亿砸向芯片最核心,真正触动了全球科技版图的敏感神经。
光刻机不是终点,而是中国技术突围的一个缩影。未来,中国还将在更多关键领域亮剑。从新能源到人工智能,从操作系统到工业软件,每一个“卡脖子”点,都是下一场突破的起点。
中美关系也好,全球科技竞争也罢,说到底,谁手里握着真正的技术话语权,谁就能主导游戏节奏。而这一次,中国不再是被牵着鼻子走的角色。
更新时间:2025-07-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