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少林寺官方宣布:住持释永信因**挪用寺院资金、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正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这位曾以“商业奇才”闻名的方丈,在个人账号停更3天后,终迎法律审判。
图片来自于网络
从念珠到地产的跨界
释永信,俗名刘应成,1981年出家,1999年成为少林寺方丈。他的野心远超青灯古佛:
1. 开公司:1998年成立少林寺实业公司(已注销),拉开商业化大幕;
2. 卖秘方:2004年重启少林药局,将活络膏、灵芝茶包装成“非遗网红”,2019年销售额破8000万;
3. 玩流量:淘宝店“少林欢喜地”年销2300万,抖音直播带货,甚至开发“扫地僧”玩偶;
4. 圈土地:2022年通过控股公司河南铁嵩,斥资4.52亿竞得郑州商业地块;
5. 全球捞金:武僧团海外巡演单场收入达50万美元,还授权网游、为手机号“开光”拍卖。
图片来自于网络
700商标与18家企业的影子网络
天眼查揭露其商业版图核心——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通过这家公司:
控制河南沅翰实业等18家企业;
投资茶叶、旅游、文化领域近8000万元;
注册795个商标,覆盖珠宝、餐饮、灯具等毫不相干的行业。
讽刺的是,这些生意多数以“少林”为名,却与修行毫无关联。
图片来自于网络
2022年4月“买地风波”后,释永信突然撤退:
火速退出少林无形资管股东行列,转由少林寺持股;
6月再退出郑州开元寺管理公司;
名下企业从18家锐减至10家,半数已吊销。
这场撤退被包装成“去商业化”,实为丑闻爆发前的资产切割。
图片来自于网络
锐评:披着袈裟的CEO,终被资本反噬
释永信的堕落轨迹揭示三重悖论:
1. 戒律崩坏:MBA学位未教会商业伦理,反成突破佛门底线的工具;
2. 信仰变现:将千年少林IP榨取至极致,从香薰到手机号皆可售卖;
3. 监管黑洞:寺院资产与私人企业账目混同,挪用资金如探囊取物。
当“方丈”头衔沦为商业招牌,所谓“禅武精神”不过是定价标签。此案更暴露出宗教场所财务监管的致命缺失——若非内部举报,这场“借佛敛财”的闹剧还将持续。
图片来自于网络
释永信倒台后,少林寺面临三重挑战:
清理795个商标的产权乱局;
追回被侵占的寺院资产;
重建佛门公信力。
此案亦为其他宗教场所敲响警钟:当信仰沦为资本游戏,崩塌只是时间问题。
更新时间:2025-07-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