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科技板块”是本轮结构性牛市的主线,早有人把本轮上涨总结为“科技牛”。
但本轮“科技牛”散户参与的并不多。
原因嘛,一是没能力。
科创门槛还是50万加两年投资经验,有不少散户嘴上人均年入百万,但就是凑不够50万的开户最低门槛。
另外就是我以前说过的开通了也不敢买。
本轮科技股以高价股居多,加上科创最小购买单位是200股,比如寒武纪玩一把就要27万。
就好像如果你只有1000块,去澳门贝者场,你大概率会去找最低注200块的桌子,恐怕不大敢在最低注1000块的桌上下注。
二是十年怕井绳。
老韭们这么多年来被伤害得比较深,伤害的时间跨度比较大,伤害形式很多样,很难不让人心生警惕。
三是官方刻意压热搜。
对此大家恐怕不敏感,但我有深切的体会,其实官方一直在压“牛市”的提法。
原因:既要营造好的氛围,又不能太过。
这几个月,某队在搞指数上的平衡,另一支力量却在维持舆论的平衡。
我们反过来想:正是因为散户参与得少,本轮才暂时称得上是“牛市”,若散户大批进场,就是牛灾了。
散户不敢进场,机构却莫敢不从。
我告诉你专业投资者的心态是怎样的:
拿到钱,肯定要去配置人工智能,他们不得不买,因为买得越早,成本越低。
在当下,不买人工智能难道去买茅台五粮液房地产婴幼儿奶粉?
就连那些顽固不化或者名不副实的基金,也要调仓换股买科技股。
随举一例:南华瑞某基金(非荐基,这只基金质地一般,我只是拿他举例。),从传统上一直重仓消费股,
通过其中报可知截止半年底,他的前五大都是像盐津铺子、中宠股份这样的消费股。
好了,9.26日那天消费股是反弹的,这只鸡却在单日大跌3.47%。
说明什么?他们早就调仓换股了。
还不信。
这只鸡中报显示的前十大重仓股在过去20个交易日均为下跌趋势,但基金净值却涨了12.05%。
在新老机构竞相追逐科技股的场景下,老股民想起什么了吗?
对,茅台。
2020年茅王不可一世的时候,各机构都流行一个段子:买茅台吧,下跌了不关你的事,但若你没买茅台,大错特错。
到了2021年,新基金发行呈疯狂化,“百亿日光基”,也就是发行额百亿,一日卖光,这样的基金都屡见不鲜。
几乎所有的基金一拿到钱马上买茅台。
都在竞相追逐抬轿,只不过五年前抬的是茅台,今天变成了科技板块。
但是,那些“关键核心技术”是那么轻而易举就能攻克的吗?
如果是,也就不能称之为“关键核心技术”了。
西边那些人也就没必要卡我们的脖子了,反正CN研究一下就能研究出来,索性开源得了。
不管是芯片半导体还是算力,或者固态电池、光模块,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如果真的有可能有所突破的话,哪一个领域最终出头的顶多也就是一两家企业,其他的都是炮灰。
而大批资金,正在投资这些炮灰。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我不想再辩驳了,我没有户晨风那么有耐心,肯和傻缺辩论常识。
但这些领域短期不是不能参与,我几个月前就发文说“宜投机”,我也一直在投机状态,乐在其中。
除了人工智能,值得稍长时间去投机的还有固态电池,储能板块,尤其是储能。
对此我前几天也发文提过。
老朋友都知道我在2021年7月曾大力说储能会有一波行情,也带当时的老朋友扑腾了一阵子。
我现在不说了是因为不想违规。
当下,储能的行情又卷土重来,逻辑跟四年前一模一样。
我也研究了这么多年了,有机会的话,我攒攒劲,试着从一个投资者的角度分析一下新兴的储能市场。
本人坚信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十一快乐,祝福祖国,也祝福身处祖国的你。
求赞。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