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https://futurism.com/openai-trouble-subprime
尽管OpenAI在2024年实现了37亿美元的收入增长,但这家人工智能巨头同时承受着高达50亿美元的年度亏损,这一惊人的财务状况正在引发科技界对所谓"次贷AI危机"的深度担忧。随着公司年收入化率在2025年达到100亿美元,其30倍收入的估值倍数揭示了市场对AI领域非理性繁荣的真实面貌。
OpenAI的财务数据呈现出一个矛盾的景象:一方面,公司在2024年实现了从前一年37亿美元收入的显著增长,年收入化率从2024年12月的55亿美元跃升至2025年6月的100亿美元;另一方面,公司却在2024年亏损了50亿美元,且亏损幅度仍在扩大。更令人担忧的是,OpenAI设定了到2029年实现1250亿美元年收入的激进目标,这一预期与其当前的盈利能力形成了巨大反差。
这种财务结构的不可持续性在OpenAI的订阅模式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以每月200美元定价的ChatGPT Pro订阅服务为例,尽管定价高昂,但由于用户使用量超出预期,该服务实际上正在给公司带来损失。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设定的定价策略显然低估了用户的实际使用成本,这种定价失误反映了整个AI行业对成本控制的认知不足。
更基础的ChatGPT Plus服务月费为20美元,但据业内分析,OpenAI可能在每个用户身上都在亏钱。公司每年在计算资源上的支出高达20亿美元,而这仅仅是运行模型的成本,还不包括研发、人力和其他运营费用。
OpenAI的财务困境正在通过供应链传导至整个AI生态系统。以基于Anthropic大语言模型的AI代码生成器Cursor为例,该公司尽管在6月份刚刚完成近10亿美元的融资,但随即对用户实施了大规模涨价。这一变化直接源于Anthropic自身的价格上涨压力,后者同样面临着与OpenAI相似的财务挑战。
Cursor的涨价引发了用户的强烈不满,Reddit上充斥着诸如"Cursor:多付点,少得少"和"Cursor的新定价模式绝对是垃圾"等抱怨。这种定价调整的背后,是整个AI服务链条成本压力的集中爆发。
科技评论家Ed Zitron将当前的情况比作2007年的次贷危机,指出AI公司正处于"巨额亏损"状态,而华尔街却在押注这些公司的价值能够奇迹般地持续上涨。与2007年银行放贷远超其回收能力相似,当前的AI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基于"神奇思维"而非理性的财务分析。
OpenAI面临的另一个关键挑战是用户增长的边际效应递减。据奥尔特曼透露,ChatGPT目前拥有每周8亿活跃用户,约占全球人口的10%。然而,这些用户中的绝大多数是免费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的比例相对较低。
随着用户基数的扩大,OpenAI的基础设施成本呈指数级增长。2024年5月,公司甚至因为GPU在庞大用户群的重压下"融化"而不得不限制ChatGPT的图像请求功能。这种技术瓶颈暴露了当前AI服务模式的根本性问题:服务能力的扩展速度远低于用户需求的增长速度。
为了应对成本压力,OpenAI最近推出了类似于Anthropic的"优先处理"服务,为愿意支付更多费用的企业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然而,这种差别化定价策略可能会疏远普通用户,进而影响平台的整体用户粘性。
当前AI行业的财务困境不仅仅是个别公司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面临的结构性挑战。大多数AI公司都在以大幅折扣价提供服务,这些服务高度依赖于大型科技公司的补贴。一旦这种补贴模式不可持续,整个依赖AI技术的软件生态系统都将面临危机。
CoreWeave作为AI基础设施提供商,其2024年收入的62%来自微软的计算订单,但公司仍然亏损8.63亿美元。这种对单一客户的过度依赖以及持续的亏损状态,进一步加剧了AI供应链的脆弱性。
展望未来,AI行业面临的不是"是否"涨价的问题,而是"谁先涨价"和"何时涨价"的问题。然而,大幅涨价可能会对用户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削弱这些公司实现长期盈利的能力。这种恶性循环正在推动整个AI行业走向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