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宁当校长被质疑?她的四张“王炸”牌,让反对者彻底闭嘴!

今天有个新闻挺火——乒乓球大满贯得主丁宁当上了北京先农坛体校校长。消息一出,网上就炸开了锅。有人拍手叫好,说这是'专业人干专业事‘;也有人直撇嘴:“领导要有管理能力,打球好不能代表管理有能力。”

这种争论特别有意思。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丁宁这个校长到底够不够格。先说句实在话,要论行政管理经验,丁宁确实比不上在体制内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干部。但您细琢磨,体校校长这个位置,光会搞行政就够了吗?

先说说丁宁手里的几张硬牌。第一张牌是21个世界冠军打下的专业底子。您可别小看这个,现在体校里那些十几岁的孩子,训练时偷个懒、耍个滑,普通行政干部根本看不出来。但丁宁往训练馆一站,哪个动作不到位、哪拍球没发力,她扫一眼就门儿清。

第二张牌是她正儿八经的求学经历。退役后跑去北大读体育硕士,不是混文凭那种。体育硕士也是要拿学位论文的,网传丁宁的硕士论文是《高水平运动员心理调控研究》,直接用在国家队训练里。丁宁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过,当了北大教师,知道体育教学不只是教技能,还要“育心”。现在体校最头疼的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偏见,让这么个既拿过奥运金牌又啃过学术论文的人来管,再合适不过。

再说说她在亚奥理事会当运动员委员会主席的经历。这事儿看着虚,其实藏着真金白银。当选后,丁宁用英语做的陈述,承诺将支持所有运动员。这种国际视野,和亚奥会运动员委员会履历,对要培养国际化运动员的体校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最关键的还是她在北大当团委副书记那两年。别看职务不高,可实实在在管着十几个学生社团,处理过宿舍矛盾、协调过场地使用,这些鸡零狗碎的行政事务,早把她练成了“多面手”。

其实运动员转型搞管理,在体育圈早不是新鲜事。李宁做服装、邓亚萍从政,都是成功案例。但丁宁这次不一样,她是直接杀进了体育人才培养的大本营。往大了说,这是给整个体育系统的职业转型打了个样——运动员退役后不光能当教练、做解说,还能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想想挺感慨的。二十年前,运动员退役除了当教练似乎别无选择;现在丁宁们正在打破这种宿命。下次再去先农坛体校,说不定能看到校长办公室里,奥运金牌和行政管理手册并排放在一起。这画面,本身就很有说服力。

体育界选拔领导干部从优秀运动员里面选,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什么时候咱们教育界选拔基层教育局长,也从基层优秀老师里面选?你认为有这么一天吗?

(图源网络,侵联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2

标签:体育   反对者   闭嘴   校长   丁宁   运动员   体校   专业   北大   优秀   行政   基层   教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