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停摆不只是“财政断供”!欧盟哭了:若超过8周要亏160亿

美国政府又“关门”了。这一次,是从2025年10月1日开始,联邦政府因为国会没通过新一轮预算案,直接进入了“停摆”状态。

政府的钱袋子被锁上了,除了军队和紧急服务之外,大部分政府部门都只能停工,也没人发工资。

但这次情况有点不一样。不少人觉得美国政府“关门”已经见怪不怪,反正过段时间又会打开,可这次影响的范围和节奏,让很多人开始紧张了。

尤其是欧洲那边,经济学家算了一笔账,说停摆要是拖过8周,欧盟可能会搭进去160亿欧元。美国自己都还没缓过来,别人已经开始“喊疼”了。

老百姓的生活先受到冲击

一说政府停摆,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跟我有啥关系”。可这事儿,真不是只在政治圈里打转。最直接的影响,还是落在普通人身上。

比如说,想去办护照的人,只能等;准备去国家公园旅游的人,门都进不去;有些家庭靠政府补助维持生活,现在补助到账时间也不确定了。像食品药品监管局这种关键部门的审批流程也停了,不少新药审批被耽搁,直接影响了医院的采购。

还有一大批联邦雇员,被迫放假回家,工资也没着落。这些人里,有的是机场安检人员,有的是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还有邮局、税务、环保等各行各业的基层职员。他们停工,直接让一大堆原本运转正常的服务卡了壳。

更难的是,这种“暂停键”按下来,没人能说得准要停多久。过去,美国政府曾因为预算问题多次停摆,但大多数都在两三周内解决。这次因为政治争执格外激烈,很多人心里开始犯嘀咕:是不是这次会更久?

政治僵局拖累财政,背后是制度打架

其实,美国政府“停摆”并不意味着整个国家停转。军队还在运作,紧急医疗还在运作,关键基础设施也有最低保障。

这是因为早在几十年前,美国就有一部《反预算不足法案》,规定政府在没有预算的情况下,哪些机构必须停工,哪些可以继续。

问题在于,每次预算案都要国会通过,而美国国会现在的政治氛围几乎是“你不同意我就不让你做事”的状态。这次争议的核心,不是钱从哪儿来,而是钱该怎么花。

民主党坚持继续补贴医保,希望延续“平价医疗法”,让低收入人群能有基本医疗保障;共和党则更重视边境安全,要求拨更多的钱修建边境墙,并把这笔钱和整体预算捆在一起。

这就像两个人在分披萨,一个要多加奶酪,一个非要少点酱料,争着争着,披萨就没人做了。

更麻烦的是,共和党内部也不一致。有一部分温和派议员觉得该妥协了,可党内的强硬派坚持不让步。民主党那边也不愿意牺牲医保底线。两边都不松口,政府自然就“卡壳”了。

这种状况,其实是美国政治制度里一个老毛病。预算制度设计得很复杂,需要参议院和众议院都同意,才能过关。而现在,两党在议会里打得不可开交,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财政拨款出不来。

停摆影响波及全球,欧洲最先感受到“冷风”

美国政府一停,欧洲经济的神经就开始绷紧了。原因很直接:欧盟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投资联系太深了。一旦美国政府停摆,很多跨境业务都跟着停了。

比如说,美国海关人员减少,货物通关速度变慢;政府机构审批暂停,欧洲公司在美投资项目动不了;一些合作研发项目因为政府资金断流,不得不中止。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企业都有业务在美国,这种“行政真空”对他们不是小事。

欧盟内部经济顾问给出的预估是:如果美国这次停摆持续超过八周,欧盟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能达到160亿欧元。这还只是目前的数据,未来如果情况恶化,数字可能还会更大。

资本市场也开始出现反应。美股表现不稳,黄金价格上涨,美元出现波动,很多投资者开始转向更稳妥的资产。这种情绪一旦蔓延,不只是金融层面,全球供应链也可能受到干扰。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国家信用也在被重新审视。有国际评级机构已经发出提醒,如果这种政治对立持续,影响到国家财政信用,美国的信用评级可能会被再次下调。

这不只是美国自己的问题,对全球金融市场来说,这种评级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国际借贷利率,甚至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

政府“关门”会结束,但问题不会自动消失

从过往经验来看,美国政府的停摆往往不会持续太久。最终两党会在某个深夜达成临时协议,先把预算拨下来,再继续争。但问题是,这种“先拖后谈”的方式已经变成了常态。

每隔一段时间,美国就要经历一次“预算拉锯”。这不仅让政府的行政效率打折,还让民众对政治的信任不断下降。对外来说,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可信度也在被削弱。

更关键的是,这种政治内耗正在慢慢侵蚀美国制度的稳定基础。一个国家的制度再完善,如果执行不下去,最终也会出问题。而美国现在面临的,正是这种“制度很好但执行不了”的现实。

国际社会已经开始对这种“周期性动荡”表示担忧。尤其是一些新兴国家,在制定对美政策时,越来越多地考虑到美国的“政治不确定性”。这对美国未来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无疑是个潜在的拖累。

美国政府这次的“关门”,看上去是财政拨款的问题,实际上是政治对抗的结果。民众的生活、国际的信任、经济的稳定,都被这种内部拉扯牵着走。

政府再开门只是时间问题,但如果制度不做调整,这种走走停停的状态可能还会继续上演。世界也许不会因为一次停摆而出轨,但一次次的动荡,足以改变人们对一个国家长期的看法。

美国的政治风暴,已经不再是自己的家务事了。这个风浪的涟漪,早就一圈圈地扩散到全球。

对于所有与美国有关联的国家来说,接下来要思考的,可能不是“停摆会不会结束”,而是“下一次会不会更剧烈”。

信息来源:

2025年10月1日,美国联邦政府因预算未达成共识正式停摆;白宫官网声明

欧盟测算损失:若停摆持续8周,欧盟或损失约160亿欧元;欧盟委员会经济事务部2025年10月初发布内部预警报告(经多家媒体报道确认,如《金融时报》、《法新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6

标签:财经   美国政府   欧盟   财政   美国   政治   预算   政府   国家   欧洲   制度   民主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