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我国对美称呼罕见变了,俄罗斯力挺,特朗普要慌

文|四月

编辑|四月

前言

自2018年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全球经济舞台上悄然打响——中美贸易战。这一贸易争端涵盖贸易、科技、金融等多个领域,严重冲击了国际贸易体系和通行贸易规则。

美国以贸易逆差为借口,不断挥舞关税大棒,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妄图以此遏制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中国始终坚守底线,坚决反制,双方你来我往,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在这场激烈的贸易博弈中,一个微妙却又意义深远的变化悄然发生——我国对美国的称呼罕见地改变了。在我国外交部发布的视频《不跪》中,以“帝国主义者”形容美国。

这一称呼的转变,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瞬间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长期以来,中美在外交场合维持着相对克制和礼貌的措辞,而此次“帝国主义者”的称呼,打破了常规,背后蕴含着强烈的态度转变,也预示着中国在贸易战中绝不妥协的坚定决心。

中方亮剑,绝不退让

在这场贸易战的关键时刻,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多次在国际重要场合发声,表明中国的坚定立场。

在金砖国家外长会上,王毅外长言辞犀利地指出:“美国长期从自由贸易中大量获益,现在竟拿着关税当筹码向各国漫天要价。如果选择默不作声、妥协退缩,只会让霸凌者得寸进尺。”

这番话语,犹如一记重锤,敲醒了那些妄图通过妥协来换取和平的幻想,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反对美国单边霸凌的坚定决心。

随后,中国外交部发布了极具震撼力的视频《不跪》,更是将中国的态度展现得淋漓尽致。视频中,一句“因为我们深知以斗争求合作则合作存,以妥协求合作则合作亡,中国不退,弱国的声音就有人倾听,霸权的欺凌就有人阻挡,世界的公理就有人守护”。

字字铿锵,句句有力,向美国和全世界表明了中国在贸易战中的底线和决心。中国不再仅仅是口头抗议,而是以实际行动将贸易战的强度拉满,不留一丝妥协的余地,坚决与美国斗争到底。

这一表态,不仅是对美国贸易霸凌行径的有力回击,更是对国际社会发出的正义之声。中国深知,在这场贸易战中,自己不仅是在捍卫自身的经济利益,更是在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全球贸易秩序的稳定贡献力量。

俄罗斯发声,释放关键信号

在中美贸易战的紧张局势下,国际社会的目光纷纷聚焦于这两个经济巨头的博弈。而此时,俄罗斯的发声,无疑为这场贸易战增添了新的变数。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金砖国家外长会上,就中美贸易战亮明了态度,向中国表达了三个重要观点:第一,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中俄保持密切互动十分必要。

  1. 作为肩负着特殊国际责任的大国,中俄携手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第三,中俄将捍卫公正平等,抵制单边霸凌,为维护多边主义贡献积极力量。

俄罗斯的这番表态,清晰地表明了其在中美贸易战中的立场——继续深化中俄友好合作关系,不会配合美国在经贸上孤立中国。这一表态,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在贸易战中的一剂强心针,也让美国试图通过孤立中国来达到其贸易目的的计划面临更大的挑战。

尽管俄罗斯并没有明确地反对美国,也未特指美国的霸权主义,但从实际行动来看,中俄之间不断深化的经贸关系,本身就是对美国贸易霸凌行径的有力回击。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经济紧密相连,美国妄图通过贸易战来遏制中国发展,破坏全球贸易秩序,这种行为不得人心。而俄罗斯选择与中国站在一起,共同维护多边主义,不仅有助于稳定全球贸易局势,也为自身的经济发展找到了更可靠的合作伙伴。

特朗普的焦虑与困境

随着贸易战的持续升级,特朗普政府面临的压力也与日俱增,逐渐陷入了焦虑与困境之中。这场贸易战就像一把双刃剑,在试图伤害中国的同时,也给美国自身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美国国内经济形势因贸易战急转直下。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率先对贸易战做出了反应。美国股市出现多次大幅下跌,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500指数等主要股指如同坐过山车一般,剧烈波动。

这不仅让投资者们损失惨重,也引发了普通民众对经济前景的恐慌。股票投资回报率的下降,使得退休金和养老金的价值也受到波及,许多美国人的养老计划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美国的农业也深受其害。长期以来,美国农民一直将中国视为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大豆、小麦、玉米和猪肉等农产品大量销往中国。然而,贸易战的爆发使得中国不得不减少从美国的农产品进口。

这让美国农民们苦不堪言,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民,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苦劳作的成果找不到销路,农产品价格暴跌,收入大幅减少,许多人甚至濒临破产的边缘。曾经高达每年200多亿美元的美中农业贸易额,如今锐减到约10亿美元,美国农业遭受了重创。

美国国内的物价也在不断上涨。由于美国民众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用品都依赖进口,而中国又是美国重要的进口来源国,贸易战导致的关税增加,最终都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

从日常的器皿、时钟、织物和玩具等小商品,到智能手机、电视机、电脑、冰箱和微波炉等大件商品,价格纷纷上涨。据专家估算,多数美国家庭每年在这些商品上的支出要大幅增加,生活成本急剧上升。

为了应对物价上涨,一些美国家庭不得不减少储蓄,甚至陷入债务困境。面对物价的飞涨,美国民众开始恐慌性囤货,抢购各种日常用品,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

企业也未能幸免,纷纷陷入困境。贸易战的不确定性使得美国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一方面,进口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出口市场的受阻,也让企业的销售业绩受到影响。

许多企业不得不削减生产规模,减少招聘,甚至有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考虑将生产线转移到其他国家。美国的制造业、科技业等多个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企业投资意愿下降,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更有甚者,美国3000家企业联名致信白宫,公开表示“继续对抗将让美国损失900亿美元GDP”,这充分显示了美国企业界对贸易战的担忧和不满。

在国内外的重重压力之下,特朗普的态度也开始发生转变。他从最初的强硬加税,试图通过极限施压迫使中国妥协,到后来开始释放希望与中国达成协议的信号。

他曾在推特上宣布将加征2500亿美元商品关税的决定推迟,还表示在关税谈判期间不会对中国采取“强硬手段”,甚至乐观地认为能够“相当迅速地”与中国达成一项协议,“大幅下调”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巨额关税。

然而,特朗普的这些表态,更多的是出于对美国国内经济和政治压力的无奈回应,缺乏真正解决问题的诚意。他在谈判中依然试图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这使得中美贸易谈判的进展并不顺利。

消息来源:

全球局势下的贸易战走向

中美贸易战这一全球性的经济事件,犹如一场强烈的风暴,其影响早已超越了中美两国的范畴,在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在经济层面,全球股市因贸易战而陷入了剧烈的波动之中。投资者们的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市场恐慌情绪弥漫。每当贸易战有新的动态传出,股市便会像惊弓之鸟一般,迅速做出反应。许多企业也因贸易战的不确定性,纷纷调整投资策略,减少了对未来的投资计划。

全球供应链也在贸易战的冲击下被迫进行着艰难的调整。为了规避高额关税带来的成本增加,一些美国企业不得不将生产线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如东南亚、印度等地。

然而,这种转移并非一帆风顺,新的生产基地往往面临着基础设施不完善、劳动力素质不高、供应链配套不足等问题,这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产品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

而中国则积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拓展多元化的市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努力构建更加稳定、可靠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在政治层面,贸易战也使得国际政治格局变得更加复杂和微妙。各国在中美之间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外交政策。一些国家选择在中美之间保持中立,试图在这场贸易争端中寻求平衡,以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国际地位。

而另一些国家则因与中美两国的经济联系程度不同,以及自身的政治考量,选择了不同的立场。这种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无疑对全球的和平与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语

展望贸易战的未来走向,中国无疑将继续坚定地捍卫自身的利益和立场,不会在贸易霸凌面前退缩半步。

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经济韧性,有足够的能力应对贸易战带来的挑战。

而美国若想真正解决贸易问题,就必须摒弃单边主义和霸权思维,以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与中国进行对话和协商。

只有这样,双方才有可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找到新的平衡,实现共同发展。否则,贸易战的阴霾将继续笼罩全球,给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财经   中美   俄罗斯   罕见   我国   贸易战   美国   中国   贸易   关税   经济   企业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