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吗?江西萍乡一位妈妈竟误喝了含有水银的水!而这一切的源头,竟是 8 岁女儿好奇摆弄体温计引发的意外。更让人揪心的是,喝完水当晚她就又吐又拉,可医生检查后却说 “少量水银不会被吸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家里有孩子的家长,看完这事儿可得好好记牢,别再犯类似的错!
事情发生在江西萍乡的李女士家,那天她像往常一样把体温计放在高处,想着孩子够不着就安全了。可她忘了,8 岁的女儿正是对啥都好奇的年纪,就像只小猴子似的,总爱琢磨家里的各种东西。那天女儿趁妈妈不注意,偷偷把体温计拿下来,还自作主张接了开水想 “测测水温”—— 谁知道体温计一碰到开水,“啪” 的一声就炸了!水银珠像小银豆子似的散在水里,女儿当时也慌了,没敢告诉妈妈,偷偷把碎体温计和那杯水放回了原地,想着 “说不定妈妈不会发现”。
结果当天晚上,李女士渴了,没细看就端起那杯水喝了几口。喝下去没一会儿,她就觉得不对劲:肚子里隐隐作痛,接着开始恶心想吐,跑了好几趟厕所拉肚子。一开始她还以为是吃坏了东西,直到瞥见桌上碎成两半的体温计,才突然惊醒 —— 自己喝的水里,不会有水银吧?这下李女士彻底慌了,水银有毒这事儿谁都知道,她越想越怕,连夜就跟家人说要去医院检查。
第二天一早,李女士火急火燎地赶到医院,跟医生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连说话都带着哭腔:“医生,我喝了含水银的水,还又吐又拉,会不会有事啊?” 医生先安抚了她的情绪,然后安排了检查。等结果出来,医生的话却让李女士又惊又松了口气:“你别太担心,少量水银进入消化道后,身体基本不会吸收,大部分会随着粪便排出来。真正危险的是水银挥发到空气里,被吸入肺部才容易中毒。”
医生还特意给李女士提了建议:多喝牛奶,牛奶里的蛋白质能在胃里形成保护层,就算有少量水银残留,也能减少刺激;回家后多观察身体反应,要是还持续拉肚子、恶心,或者出现头晕、乏力的症状,再及时来医院。李女士听了这话,悬着的心才算放下来,也赶紧给女儿普及了水银的危害 —— 女儿知道妈妈喝了自己弄出来的含水银的水,也吓得眼圈发红,一个劲地说 “妈妈对不起,我以后再也不乱碰东西了”,还庆幸妈妈没把那杯水全喝完。
这事儿被李女士发到网上后,网友们都炸开了锅,评论区全是家长们的共鸣和提醒。有网友说:“我家孩子也干过类似的事,上次偷偷玩温度计,还好没弄碎,现在我直接把体温计换成电子的了,安全多了!” 还有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之前我家水银温度计碎了,我赶紧开窗通风,用胶带把水银珠粘起来,不敢用手碰,现在想想都后怕。” 也有网友吐槽:“8 岁孩子好奇心重很正常,但家长真得把危险物品放好,不然出了事后悔都来不及!”
其实像李女士这样的情况,虽然有惊无险,但也给所有家长提了个醒:家里的危险物品,真不能只靠 “放高处” 来防孩子。尤其是水银温度计,玻璃外壳脆,里面的水银有毒,一旦碎了处理起来特别麻烦。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电子温度计,不仅测量快,还不用担心水银泄漏,价格也不贵,建议家长们都换成电子的,别再用传统水银温度计了。
就算家里还在用水银温度计,也得知道正确的处理方法:如果温度计碎了,先赶紧开窗通风,让水银挥发到室外;然后用硬纸板把散落的水银珠推到一起,再用胶带粘起来,放进密封的塑料袋里,别随便扔垃圾桶,最好送到有害垃圾处理点;千万不能用手直接摸水银,也不能用吸尘器吸,不然会让水银扩散得更快,增加中毒风险。
李女士的经历虽然幸运,但不是每次意外都能这么 “幸运”。作为家长,多一份细心,少一份侥幸,才能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里长大。毕竟孩子的好奇心需要保护,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你说对吧?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自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文本不存在捏造事实。
更新时间:2025-09-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