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开渔季的到来,硕大肥美的梭子蟹纷纷“游”上了餐桌。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蟹类之一,随着生鲜物流的日益便捷,现在远离沿海的内陆也能方便地吃到鲜活的梭子蟹了。
“梭子蟹”的名字非常形象,来自于它们中间宽、两头尖的头胸甲形状,形如古人织布的梭子。
图丨Wikipedia
梭子蟹是杂食动物,大多分布在浅海。我国常见的梭子蟹有三疣梭子蟹、红星梭子蟹、远海梭子蟹、青蟹等种类。
三疣梭子蟹丨Wikipedia
红星梭子蟹体型比三疣梭子蟹略小,身体上的特征更容易辨认,它的头胸甲下方有三个可组成三角形的深色圆斑,让蟹壳看上去仿佛自带表情,俗名“三点蟹”。
锯缘青蟹的名字很形象,蟹壳边缘有着尖锐的锯齿,它的蟹螯和最后一对蟹脚上面有着深绿色的网状花纹,我国东南沿海俗称为“花脚蟳”,古籍里称它为“蝤蛑(yóu móu)”。
图丨Wikipedia
挑选梭子蟹时,可以先看它的活跃程度,检查背甲是否坚硬有光泽,闻一闻确认只有海水咸味,没有腐败异味或者其他怪味。
需要注意的是,在挑选和烹饪梭子蟹的时候,都要注意戴手套,避免被它的外壳刺伤。海产品表面可能携带创伤弧菌,侵入皮肤伤口会造成感染,引发浅筋膜组织炎症,甚至能诱发肌肉坏死和败血症。如果在接触海鲜或海水后出现皮肤疼痛、肿胀、发热等症状,需要尽快就医。
其实,这是寄生在梭子蟹的附肢和鳃部的一种名叫梭蟹板茗荷的动物,是藤壶的近亲,但没有食用价值。它们在幼虫阶段随着梭子蟹呼吸的水流进入体内,在鳃部附着生长,但并不会吸收梭子蟹的营养。
图丨Wikipedia
另外,也有人买到过腹部有一团露在外面“蟹黄”的梭子蟹,这种实际上是“抱籽蟹”。渔民捕到这种蟹会放生,增加小梭子蟹繁育的机会,现在更属于禁捕的范畴,但难免会出现“漏网之蟹”。
尽管很多人喜欢大闸蟹的独特鲜味,但谁也不能否认,吃梭子蟹自有一种“大块吃肉”的豪爽之感,洁白细嫩的蟹肉、鲜美的蟹黄,都让人吃得分外畅快。
秋季正逢螃蟹的繁殖高峰,为了蓄积能量,它们的躯体长得更加健壮,生殖腺也发育得更加饱满,所以公认入秋后梭子蟹的品质最佳。清蒸、盐焗、爆炒、煲锅,怎么做都好吃。
文章来源:科普中国
更新时间:2025-10-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