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山西农民砍柴发现藏金洞:携2块金砖到银行兑换,当场被抓

文物的价值并不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它代表着过去,代表着历史。文物的研究价值远远超过其本身,它们的出土可以帮助后人更加生动地了解当年的历史。也正是因为文物的重要,所以保护古文物是每一个公民的职责

上个世纪90年代,山西的杨老汉,因为在山洞无意中发现了黄金,他第一时间没有上报国家,而是企图将黄金占为己有,携带着两块黄金去银行兑换现金时,当场被抓,他差点因不上报国家而入狱

杨老汉住在山西省平鲁县,他是一位普通的农民,虽然年过花甲,却也要为了生活继续劳作着。山西是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但平时做饭还是用干柴来生火,杨老汉平时经常去山里砍柴

这一日,杨老汉拿着砍柴刀来到了山中,由于连续下了几日的雨,土质疏松的高原上冲出了许多的山洞。也正是因为冲出了众多的山洞,让杨老汉发现了藏金洞

在杨老汉所居住的村庄里,曾有不少村民在他们所居住的高原附近,找到了文物,都及时地交给了当地的博物馆,政府还奖励过拖拉机。杨老汉也很幸运,他发现了一个被雨水冲出的山洞,洞中都是黄金。

好奇心的驱使下,杨老汉顾不得砍柴,走向了山洞,进入山洞后,他发现洞口是由人工凿出来的,从外往里看去只是黑黢黢的。杨老汉担心里面有猛兽,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他怕自己错过宝贝,在犹豫很久后,还是拿着火把,走进了山洞。

走进山洞的杨老汉,发现洞里并没有什么古董,他有些气馁,然后不小心被东西绊住。他拿着火把低头一看,竟是类似于“铜板”的东西,上面还雕刻着字,杨老汉又在山洞里四处观察,发现在洞壁上有许多黄金一样的物品。

这让杨老汉十分高兴,他开始琢磨自己是不是发现了黄金洞,由于洞内物品过多,杨老汉无法带走,他便决定回到家里,让亲人与自己一同过来。回到家后的杨老汉告知了妻儿,自己在山中发现了黄金洞,杨老汉把捡到的铜板拿给儿子看,儿子怀疑是不是黄铜,而并不是金子。

儿子的疑惑,杨老汉并不是没有,于是在第二天,两人拿着铜板来到了金店,让店家帮忙看,店家告知二人这是货真价实的金子。听到老板的话后,杨老汉父子很是欣喜

回到家后,二人便计划着如何把洞中的金子搬到自己家来,趁着夜色,父子二人赶着马车来到了洞口,将黄金挖了出来,运到了车上。将金子搬到自家地窖后,两人又谋划着如何将黄金变成能花出去的钱。

最后杨老汉提出上银行换钱的想法,杨老汉的妻儿都认为这个方法可行,杨老汉来到了镇上的银行。银行工作人员看着杨老汉拿出的金子上面有古字,便怀疑是不是文物。工作人员稳住杨老汉后,便告诉了行长,行长看后,认出这古币不是普通的金子,便报了警,警察来后,便把杨老汉带到了一旁

杨老汉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他在见到民警拿出的黄金后,明白了警察为何找他。杨老汉将自己发现黄金的事情告诉了警方,警方来了他家的地窖中,发现了黄金。当地的文物局专家也来到了杨老汉发现的黄金山洞,看出黄金洞内“铜币”上的古文字,是“柱国魏国功臣”张通儒

张通儒的名字大家并不熟悉,而翻开历史典籍会发现,张通儒是安史之乱中安禄山的手下,安史之乱时张通儒奉命留守西京,战败后弃城而逃。专家们推断张通儒正是途经此地时,顾不上自己的财宝,凿了个山洞,将黄金藏匿于此

由于时局动荡战乱不休,张通儒无暇顾及宝藏,导致这些黄金留存至此,直到暴雨冲刷了山洞,才得以现世。

在确定了这批金子是文物后,杨老汉的所作所为有了定性,他已经涉及倒卖文物,触犯了相关法律。念及杨老汉认错态度良好,最终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没有让他锒铛入狱

文物有远超其本身的价值,它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是我们一般人所不明白的,借助文物可以还原我们国家几千年的璀璨文明。所以当人们发现的物品,可能是文物时,要及时告知相关部门,而不是私藏或者倒卖,以至于触犯法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发现   银行   安史之乱   山西   铜板   老汉   山洞   金子   文物   年代   农民   价值   黄金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