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
4月19日上午,深圳市马术协会、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与深圳市金伯乐科技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模拟马项目战略合作协议。
据悉,“科技+马术”融合及智能化升级已然成为行业发展新趋势,此次三方联合开展合作,旨在整合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与马术训练资源,研发升级模拟马系统,提升运动训练效能,优化大众骑乘体验,推动深圳马术运动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助力深圳建设国际级马术运动标杆城市。
深圳市马术协会执行会长萧红致辞表示:“马术长期受限于高成本,成为‘少数人的运动’。协会联合科技与艺术团队,正是要让马术‘踏入寻常百姓家’。”萧红介绍,当前模拟马已进入深圳中小学试点,未来将推动“马术进校园”规模化,并联合多方力量打造更智能、更普惠的训练系统,实现“全民骑马”的愿景。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丁宁透露:“第二代模拟马将突破静态训练局限,通过动态传感模拟奔跑时的风力反馈,并开发AI实时互动系统,让‘人马交互’更灵动。”其团队还将与艺术家、科学+艺术联合实验室艺术总监沈少民合作,将马术训练工具升级为“未来艺术装置”——兼具功能性与美学价值,甚至推动“居家骑马”场景落地。
沈少民则认为,模拟马不仅是训练工具,更应成为“流动的公共艺术装置”。他提出,要结合科技与美学重塑马术文化形象。
此外,在高瓴资本DVC商业分析总监王煜看来,科技将重塑马术行业形态,他期待资本助力项目规模化。深圳市马术协会时尚体育健康委员会主席温瑞玲表示,模拟马对自闭症儿童具有疗愈的潜力,她呼吁各界支持马术公益化、大众化。深圳市马术协会副会长、马主及马术运动员家长代表张丹丹认为,模拟马可解决真马训练安全风险高、系统性不足等问题,她期待普及至家庭场景。
活动现场重点展示了模拟马训练系统,其搭载的高精度运动仿真技术,配备沉浸式训练及多种赛事场景,能够为专业运动员训练和大众体验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参加活动的嘉宾们还就马术运动数字化发展趋势展开深度交流。据介绍,未来将启动的“马术科技”进校园,“马术科技”进社区、公园等公益计划,将向更多市民普及马术运动,大幅降低马术运动参与门槛。
据了解,深圳市马术协会是经深圳市民政局批准注册的市级专业性社会团体。作为深圳马术运动发展的核心推动者,该协会始终秉持“专业引领、大众普及”的理念,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竞技平台,同时推动马术文化走进大众视野,不断深化“专业+普及”双轨发展模式,让马术运动既展现竞技魅力,又融入城市生活,为深圳建设国际体育名城贡献力量。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是深圳市政府依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立的市级十大基础研究机构之一,以企业、行业和国家的需求为牵引,重点开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原创技术研究,推动智能技术在医疗康复、智能制造、城市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应用转化,为国家战略产业培养国际化人才,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社会创造价值。深圳市金伯乐科技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专注智能马术设备的研发与商业化应用,该公司负责模拟马设备的全链条运营及市场化推广,是国内领先的智能马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业界人士认为,此次三方合作,依托深圳科技创新优势,整合行业协会资源、前沿技术研发能力与商业化运营经验,构建智能马术生态,相信将为传统体育项目与科技融合提供“深圳样本”。
(图片均由主办方提供)
更新时间:2025-04-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