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襄阳的端午,空气中总弥漫着粽叶的清香,这份习俗深植人心,别具一番风味。论及口味,老一辈的心头好始终是甜粽,红豆沙的绵密、蜜枣的清甜,是许多人心底最熨帖的味觉记忆。特别是那红枣粽,因“枣”与“早”谐音,寄托着对学子们“早中”功名的美好期盼,足见此地重文尚学的风气。而白粽子蘸白糖的吃法,更是被奉为经典,那简简单单的搭配,承载着几代襄阳人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时代在变,味蕾也在悄然进化。如今,咸口粽子在年轻群体中悄然走红,咸蛋黄的沙糯、鲜肉的醇香,为端午餐桌增添了更多层次。不少店家也乐于创新,推出了流心巧克力粽、爆汁水果粽,甚至还有将牛杂、排骨莲藕这类家常菜“搬”进粽子的猎奇尝试,让人眼前一亮。尽管花样迭出,但甜粽凭借其深厚的群众基础,依然是节日里的主角。
吃粽子的讲究也不少。在襄阳,它常常是节日的早餐或午后小点,与鸡蛋、鸭蛋同食,是不少家庭的习惯搭配。更有趣的是藏硬币于粽中的习俗,谁能幸运地咬到,便预示着来年好运相伴。粽子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它连接着味蕾的记忆,更成为家人团聚、情感交流的纽带。节前围坐包粽、走亲访友互赠,这些传统习俗,让端午的节日氛围愈发浓烈而温馨。
更新时间:2025-05-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