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大爷用干枸杞泡水喝,7个月后体检,医生震惊:你不能再喝了

老李头今年63岁,性格乐观,常爱向邻里分享养生心得。每天早晨,他都要泡上一杯干枸杞水。

一大把红彤彤的枸杞,浸进透明玻璃杯,看着色泽晕染开来,老李头心里就美滋滋:“枸杞好,养肝明目,补气益肾,中老年人喝着正合适!”

这一坚持就是大半年,他还不由在微信群里发“每天一杯枸杞水,老来不受苦”的感慨。

可就在最近的一次常规体检后,医生却语气严肃地对他说:“李大爷,您得赶紧停了,枸杞水不能再这样喝下去了!

这让他和家人都大吃一惊,本以为是滋补圣品,怎么反成了“健康隐患”?到底喝枸杞水,是养生还是养病?许多人都觉得越多越好,其实真相远没那么简单。

到底谁适合、谁不适合?一天喝多少才安全?这其中的“陷阱”,你真的了解吗?

枸杞子自古被称作中医“八珍”之一,《本草纲目》中记载:“久服坚筋骨,耐寒暑,轻身不老。”

现代研究同样证实,枸杞富含多糖、类胡萝卜素、氨基酸、维生素C和E,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脂、降血糖和保护肝脏等作用。

中国营养学会指出,适量食用枸杞,有助于改善眼部疲劳、提高免疫力,对中老年人常见的视力减退、抵抗力下降具有一定辅助作用。

研究数据显示:每日服用12-20克的枸杞,对血脂、视力和免疫相关指标均有积极影响。

但是,任何养生食材都不是“多多益善”。枸杞甜润,含糖量高达45-55%,长期大量饮用,尤其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肝肾功能减退等中老年人,反而可能带来健康新隐患。

坚持喝枸杞水7个月后,身体可能出现这些变化

老李头7个月来的体检报告,显示了典型的“枸杞过量”风险。医生解释,这类问题并非孤例,长期、大量饮用枸杞水,容易带来三大负面后果:

血糖波动加大:干枸杞的天然糖分高,每天近30克泡水,相当于喝下一杯含糖饮料。

一项覆盖1087名中老年糖友的调研显示,40%以上的人经常喝枸杞水后餐后血糖波动增幅高达8%-12%。对血糖偏高、糖尿病患者尤为危险。

肝肾负担加重:枸杞属于“温补”之品,其多糖、黄酮成分在肝肾代谢超量服用可能加大肝肾工作量。

北京协和医院专家曾警示:“肝炎、肾病患者长期高频饮枸杞泡茶,易加重原有病情或诱发转氨酶升高等异常。”

体重不明原因上涨:大量的糖分摄入和热量堆积,加上年纪大代谢减退,容易出现体重悄悄增加,杯中“补药”成了腰围的帮凶。

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记载,每100克干枸杞热量高达310大卡,远高于常见水果。很多人为此苦不堪言却找不到原因。

其实,很多人一味模仿“养生达人”,忽视了自身的基础疾病和家族病史,高估了水果干类零食换汤不换药的“隐形甜度”,明明想用枸杞补一补,却让健康走了弯路。

建议这样做,这3招帮助你科学喝枸杞水

控制剂量日摄入量建议在8-12克(约一小把),无须泡到水变暗红才觉得“有效果”。有糖尿病、肝肾基础疾病者应咨询医生后谨慎食用。

搭配多样。枸杞可以与菊花、决明子等清热明目食材搭配,冲淡甜味,减少糖分摄入;避免与红枣、冰糖同泡,一泡二喝,甜上加甜,风险翻倍。

饮用方式吃掉泡软的枸杞,比光喝水更有益。其中的多糖、胡萝卜素主要集中在果肉里,仅泡水,浪费了宝贵养分。

泡水温度以60-75°C为宜,防止营养流失。最好早上或午后适量饮用,避免晚上临睡前服用,加重身体负担。

补充一点,枸杞虽好,但健康养生要个体化、长期化、科学化。每个人的体质、疾病基础都有差异,盲目“跟风”可以适得其反。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收藏以备不时之需,转发给你关心的人!

参考资料: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年第7期

枸杞在慢病防治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中国营养学会专家讲座,2023年

《食品科学》期刊2021年第10期

《中老年人合理膳食指南》

“传统滋补食品科学食用手册”,中国营养学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养生   枸杞   大爷   医生   糖分   中国   多糖   中老年人   血糖   营养   健康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