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安世半导体的事儿,从荷兰政府9月30日突然下手开始,就跟点着了导火索似的,越烧越旺。
本来是一家中资企业正常运营的公司,荷兰经济事务部直接援引个1952年的老法律,说是经济安全风险,冻结了安世全球资产,还把中国籍CEO张学政给换了下去,股权托管给第三方。
这操作听着就蹊跷,安世是闻泰科技2019年花了300多亿全资买下来的,专注功率器件生产,全球汽车业离不开它的MOSFET和二极管这些基础芯片。
荷兰这么一搞,摆明是想抢控制权,理由还扯上治理不善和供应链担忧,实际就是跟着美国节奏走,怕技术流失到中国。

中国这边反应快,10月4日商务部就发公告,禁止安世中国及其关联方出口相关产品。这不是小打小闹,安世后端封测产能80%在中国东莞,荷兰总部光抢壳子没用,生产线和供应链根子在中国。结果呢,安世出口直接卡住,全球客户傻眼了。
安世不是做高端芯片的,但它的器件量大管饱,车灯控制、方向盘模块这些不起眼地方,全靠它撑着,市场份额超80%。一断供,汽车厂库存撑不了多久,本田加拿大厂已经减产一周,大众宝马这些欧洲巨头也开始警铃大作。

这事儿闹到巴西那儿,更是火上浇油。10月29日,巴西发展工业贸易服务部秘书乌拉莱斯·莫雷拉公开放话,如果芯片短缺再持续,两三周内部分汽车制造商就得在巴西停产。
巴西汽车业依赖进口芯片,安世断供直接打到命门,当地有奥迪宝马设厂,这些国际车企生产线卡壳,库存警报拉响。
巴西政府没找荷兰算账,反而直接跟中方沟通求解,这里面门道清楚:产能在中国,真正能松绑的还是中国企业。巴西车辆制造商协会早提醒政府,得拿出诚意跟中国谈,别绕弯子。
拉美这块儿,本来跟中荷纠纷没直接瓜葛,现在也被拖下水,产业链细分工的坏处就显出来了,一个环节出问题,全链条抖三抖。

荷兰政府本想占便宜,背靠欧美觉得得罪中国顶多小事儿,谁知搬石头砸自己脚。事件曝光后,欧洲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协会CLEPA直言关注,警告冲击生产。德国机械联合会也跳出来,说不光汽车,发电机建筑机械都得跟着遭殃。
美国福特这些企业照样疼,本土生产线面临停摆风险。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思10月19日表态,未来几天要跟中国官员谈僵局,可当初是他们先撕规则,现在想收场难上加难。
安世中国分公司公开划清界限,员工工资福利正常发,只认本地指令,荷兰总部指令形同虚设,抢来的控制权成空壳。

从根儿上说,荷兰这步棋走得太急。安世收购后,产能优化向中国倾斜是正常商业行为,荷兰却用战时工具管现今企业,暴露了地缘政治干预的短视。全球芯片分工,中国掌握后端优势,荷兰光管前端设计和晶圆,没封测就玩不转。
巴西找中方要说法,其实是给荷兰上眼药,大家心里有数,问题出在荷兰贸然接管,引发断供连锁。车企高管分析师都警告,安世芯片难替,短期内恢复供货是关键,不然停产潮就来了。

这事件也戳破了所谓“供应链安全”的泡影。荷兰嘴上说防风险,实际是眼馋安世资产和知识产权,明抢不成反伤己。安世曾提议引入西方股东设监事会,荷兰非要一票否决策,管中国招聘和投资,哪是监管,分明是卡脖子。
中国企业权益维护态度坚决,叫停出口后,全球目光转向中方协调。荷兰现在被动,盟友不站队,美国逼它动手却不管自家企业损失,欧盟内部也开始埋怨。
总的来说,安世大劫从荷兰动手到全球反弹,干预破坏链条,反制放大代价。巴西找中方,荷兰挨处刑,结局是规则回归,中国企业稳住阵脚。事儿还没完,但方向明朗,荷兰得为鲁莽买单。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