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枫烈士7张照!少女照长发照,赴台前寄给“梅郎”的最后一张照

1949年11月,天安门前万众高呼的余音还未散尽,朱枫便辞夫别子,踏海而去......

朱枫少女照

朱枫,1905年出生于浙江镇海,那时的她名叫朱贻荫,是镇海“朱家花园”的四小姐。

当时,朱枫的父亲是镇海舟山一带的名人,在渔业界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其财富在当地首屈一指。

朱家有六个女儿,朱枫排第四,人称朱四小姐。朱父开明,对六个女儿不曾加以封建礼教约束,反而从小就让她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朱枫不但喜欢读书,她还酷爱书法、绘画和女红,更是没有辜负父亲的厚望考上了宁波竹洲师范学校。为了让女儿的书法更加精进,朱父让其拜在了书法泰斗沙孟海的门下。

不负重望,在名师的指点下,朱枫写就了一手端秀的小楷,深得沙老师的称赞,并为她改名谌之,意为诚然、可靠。

1927年春,朱枫22岁了。父亲为她安排了一桩婚事,她只看了一眼照片上的那个人,便决定按父意嫁人。那一年冬天,朱枫就从温润的江南远嫁到了天寒地冻的沈阳,她的丈夫陈绶卿就职于奉天兵工厂,带着与前妻生的四个孩子。

为了减轻夫妻俩的负担,陈绶卿的姐姐接走了两个男孩,留下两个女孩陈宜和陈连芳(小名阿菊)在他们身边。

当时的阿菊只有7岁,是特别需要母爱的年纪,朱枫从不吝啬自己的爱,即便后来有了自己的亲生女儿朱晓枫,她对陈家姐妹的爱也不曾有丝毫减少。在沈阳的这段日子,也成了朱枫一生中最日常和安宁的时光。

朱枫年轻照

时势造英雄。

1937年7月7日,日军入侵。为了保家卫国,许多仁人志士站起来抵抗,朱枫也积极参加了义卖,将所得钱物送往前线,其次还收容和救护难民。

918之后,她们全家正准备搬回老家镇海小住,可丈夫却染上了霍乱,几日不到便去世了。

面对三个女儿,朱枫不敢一度伤悲,她振作精神,快速投入进了母亲的角色。然而,面对外敌的入侵,再想当好母亲也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

抗日队伍让她看到了希望,朱枫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抗日宣传队伍里,发传单,救伤员,表演抗战剧目,硬是将自己从一个主妇变成了巾帼。

这一路走来,朱枫的行事作风都被一个人看在眼里,并深深爱上了她,这个人就是朱枫的第二任丈夫。

爱情虽然来得突然,但稳当,他也是爱国人士,欣赏朱枫作为女性的干练,且待她的女儿们和善。由于小名里有一“梅”字,朱枫便称他为“梅郎”,二人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不仅投身家国情怀,也加固了彼此的爱情。

朱枫少有的长发齐肩

战事跌宕,镇海告急,“梅郎”上阵杀敌,怀孕的朱枫变卖了家产,带着三个女儿去到了武汉,在那里投资500大洋开了一家书店,专门助力我党的出版事业。

后来,朱枫又撤往浙江,她再次捐赠800大洋筹建医院,为我军前线解决了医疗保障。朱枫的捐赠并没有停止,为了支持我军战士,她将外祖母留下的钻戒卖掉,换来的钱全部给了队伍。

1941年,朱枫的“梅郎”不幸被抓,关进了上饶集中营。为了营救丈夫,她不止一次装扮成自己的朋友,进到集中营,给丈夫和战士们送食物和药,最终更是在她的设法下救出了丈夫。

1945年,朱枫成了我党的一员,为华中局执行情报任务,直到抗战胜利。

朱枫本以为与“梅郎”和她们的儿子女儿们可以团聚了,无奈内战掀起,以至于一直由大女儿陈宜抚养的儿子以为姐姐才是母亲。1949年初,朱枫因为任务去到香港,在大女儿家小住,儿子才知道自己的生母叫朱枫。

朱枫与孩子们合影

1949年5月,上海解放。“梅郎”光荣加入了我党,他一边在上海筹建书店,一边等待着妻子朱枫的归来,可直到新中国成立也没有等到。

老蒋败退时,朱枫的女婿王昌诚因电讯工作跟随赴岛,养女阿菊同行。如今台岛的解放箭在弦上,阿菊写信告诉朱枫自己生了宝宝,并邀请她去台岛小住,如此契机,组织便将潜行台岛的任务交给了朱枫。

王昌诚很快为岳母办好了赴台的证件,临行前,朱枫特地照了一张照片,寄给了上海的“梅郎”。不曾想,这却成了她寄给丈夫的最后一张照片。

照片上,朱枫穿着短袖旗袍,素净的茶几和洒满阳光的罗马柱,将她的笑容衬托得更加深邃。照片的背后写着几行竖排的字:

她已深深体验着,“真实的爱”与“伟大的感情”,从此,将永远快乐而健康!给梅留念,一九四九·十·二十五。

此时此刻,朱枫将兑现“伟大的感情”。

赴台前,朱枫寄给丈夫的最后一张照

1949年11月27日,朱枫以“朱谌之”的名字抵达台湾基隆,入住养女阿菊的家。此行,她的任务便是担任老郑(蔡孝乾)与蒋氏集团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之间的交通员,代号陈太太。

此时的台岛风声鹤唳,在出生入死两个多月后,朱枫顺利完成了任务。就在她做好了离台的一切准备时,吴石的副官聂曦冒着生命危险来告诉她老郑变节的消息。

蔡孝乾,我党在台的负责人,一个有着25年党龄并参加过25000里长征的老革命,竟然因为贪吃而被抓了。面对特务的审讯,他更是没有底线地将党内秘密全部供出。

朱枫刚给大陆的丈夫写去“任务顺利,将归”的信,然而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却让她有些猝不及防。不过朱枫很快就镇定了下来,随时牺牲是她赴台前就做好的准备,为了不连累女儿、女婿,她留了张字条便搬离了阿菊的家,暂住在酒店里。

事已至此,吴石与聂曦商议,想尽一切办法,务必要掩护朱枫离台。他通过自己的身份了解到所有离台的路线已经封死,只有一架军用运输飞机要飞往舟山送物资。

朱枫在法庭上

吴石知道,这是唯一的退路,也是唯一幸运的路。因为舟山与大陆的镇海之间仅一水之隔,朱枫到了舟山,坐当地村民的小渔船就能过去。想到这里,吴石设法为朱枫办理了特别通行证,朱枫顺利到达舟山。

然而遗憾的是,老郑的笔记本上写有“吴次长”三个字,特务审讯时,他供得很彻底,很快,吴石、陈宝仓、聂曦就落入了敌手。

紧接着,舟山全线封锁,特务们开始掘地三尺地搜索,最终在定海抓到了准备坐船离开的朱枫。

赴台的时候,朱枫就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这一刻,她的心中只选了一条路,那就是死也要保守我党的秘密。

当晚,朱枫被关进了定海的监狱,她趁看守不注意,将自己随身的黄金首饰取下,折成小段,和着水分四次吞下了肚,此时此刻,她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对党的忠诚。

不料,特务发现了她的异常,派专机连夜将她送到了台北医治,最终她没有死。

朱枫牺牲前留影

站上法庭的那天,朱枫看到了吴石、陈宝仓和聂曦,四个人听完法官的宣判,毫无惧色。

陈宝仓将军写遗言的时候,穿着碎花旗袍,外罩蓝色毛衣的朱枫靠在法庭的栏杆上,神态从容,气质泰然。

随着马场町的一阵枪响,朱枫牺牲了,时年45岁。

1983年,朱枫被追认为烈士。

朱枫烈士,在国家危难时她勇敢挺身而出,她是用生命为我们点亮黎明的人,中华儿女自当永远铭记她。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7

标签:历史   台前   烈士   长发   少女   舟山   女儿   丈夫   我党   台岛   特务   次长   大洋   养女   法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