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梦被特朗普干碎!印度大军涌向日本,日本将成第二个加拿大?

|阿絮

编辑|沐语纪史

印度高科技人才圈里流传着一句话,去美国的路,被10万美元的签证费堵死了。

此前,无数印度人把H1B签证当作美国梦的入场券,有人为了这张签证反复申请数年,有人扛着国内就业压力苦苦等待审批,可特朗普政府突然签署的行政令,让这条路瞬间变得遥不可及。

而就在印度人陷入迷茫时,日本却主动递来橄榄枝,计划引进5万名印度理工人才,这场横跨太平洋的人才流动,藏着美国的政策算计、日本的生存焦虑,更暴露了印度人才的无奈困境。

特朗普政府推出的H1B签证改革,不仅将签证申请费从每年1500美元暴涨至10万美元,还加了一条硬规矩,不缴这笔天价费用,哪怕符合专业条件,也别想踏入美国境内。

要知道,H1B签证对印度人来说意义非凡,它是美国专为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外籍人才设计的绿色通道,持有者能在美国工作6年,只要满足条件,还能转高级人才签证、拿永久居留权。

过去几十年,美国每年发放8.5万份H1B签证,印度人占比超70%,不是印度人偏爱美国,而是印度国内高科技岗位有限,欧美几乎是他们实现职业价值的唯一选择。

更让印度人寒心的是,连已经拿到H1B签证、在美国稳定工作的人,也开始面临入境风险。

有印度工程师群体透露,最近几个月,不少人回印度探亲后返美时,会被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拦下,理由竟是在印度停留时间过长,疑似不再需要美国工作。

这种灵活执法打破了拿到签证就稳了的认知,以前印度人觉得过了申请关就万事大吉,现在却要时刻担心会不会被突然遣返。

受影响的不只是已在美国的人,准备赴美的印度年轻人也开始重新算账。

过去,赴美深造和申请H1B签证是多数印度高科技人才的最优路线,可现在,除了高额费用和入境风险,美国社会弥漫的反移民气氛更让他们却步。

不少人放弃了已提交的赴美申请,开始研究其他国家的人才引进政策,美国亲手把自己的人才吸引力,变成了推走印度人才的推力。

就在印度人四处寻找新出路时,日本给了一个明确的选项,上个月底,日本首相石破茂与印度总理莫迪在东京会谈,敲定了一项重磅合作。

未来5年,日印将实现50万人的人员交流,其中核心是引进5万名印度理工人才,重点填补IT和工程领域的劳动力缺口。

日本会如此主动,是因为被老龄化逼到了墙角,日本总务省9月1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65岁以上老年人已达3619万人,占总人口的29.4%,创下历史新高。

更严峻的是,由于劳动力不足,日本不得不一再推迟退休年龄,即便如此,日本经济产业省预测,到2030年,全国劳动力缺口仍将突破600万,仅软件工程师就缺79万。

没有新鲜血液补充,IT、工程等核心产业迟早会断档。

可日本一直不是传统移民国家,过去几十年,政府对移民始终持观望态度,连明确的移民政策都没有,只能靠在留资格制度零散管理外籍人员。

但现在,老龄化的压力已经容不得它保守,印度是全球最大的IT外包国,有500多万软件工程师分布在世界各地,这些人不仅技术扎实、经验丰富,人力成本还比欧美人才低。

对急需人才的日本来说,印度人才几乎是最优解。

为了把这5万印度人才请进来,日本已经开始全方位布局,文部科学省扩大了印度留学生招生规模。

不仅提供学费补贴,还计划在印度多设日语培训机构,甚至搭建专门的日印人才对接平台,帮助印度学生提前适应日本职场。

更具吸引力的是,日本还承诺未来10年向印度投入10万亿日元民间投资,覆盖AI、半导体、氢能、医疗等前沿产业,相当于用产业合作和资金支持,绑定印度的人才资源。

如今在东京,已经能看到印度人才流入的痕迹,品川区的一所印度学校,最近两年入学人数增长了近三成。

新宿、涩谷等IT企业集中的区域,印度风味的餐馆数量明显增加,不少是为周边工作的印度技术从业者服务。

这些细微的变化,预示着日本正在从排斥移民向接纳外籍人才慢慢转变,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不引才就保不住经济的现实压力。

日本政府的引才计划,在国内引发了巨大争议,政策公布后,日本社交平台上满是反对声音,不少网友直接质疑政府双标。

之前民众呼吁减税,政府说财政紧张、没钱,现在给印度投10万亿日元,还花大价钱引移民,钱到底从哪来?

更有人认为,和印度搞经济合作就行,为什么非要让他们定居,难道想让日本变成第二个加拿大吗?

日本人怕的加拿大先例,并非空穴来风,这些年,印度人在加拿大的定居趋势已经成了典型案例。

只要有一个印度人在当地稳定工作,用不了多久,他的家人、亲戚甚至同乡都会陆续迁移过去,形成家族式社区化的定居模式。

现在加拿大的多个城市,印度裔人口占比持续上升,街头随处可见印度教雕像,中国网友还调侃加拿大成了印拿大,日本民众怕的,就是这种文化渗透和人口结构变化。

文化差异带来的担忧,也让反对声更加强烈,日本社会向来注重边界感,排队、保持安静、不麻烦他人是刻在骨子里的行为准则。

而印度文化中,家族和社区纽带极强,喜欢热闹、重视人情往来,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碰撞,很容易引发矛盾。

面对争议,日本政府的态度却很坚定,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公开回应:“引进印度人才是为了振兴经济,所有流程都会在现有出入境管理制度下进行,不会影响民众生活。

言下之意,即便民众有不满,为了经济发展,引才计划也不会停,日本政府已经把机会押在了印度人才身上,哪怕要承担社会争议的风险。

这场横跨美国、印度、日本的人才迁徙潮,看似是美国退出、日本接盘,但细究下来,没有哪个国家能称得上赢家。

对美国来说,天价签证看似能减少外籍人才竞争,实则在透支自己的科技优势,当印度人才不再把美国当作首选,未来美国的IT、工程等领域,很可能面临人才断层的风险。

对日本而言,引才计划是机会,也是冒险,印度人才能否真正融入日本社会是个未知数。

语言障碍、文化差异、职场规则不同,都可能导致人才流失,而且家族迁徙的趋势也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社会矛盾,就像加拿大现在面临的问题。

最无奈的还是印度,印度人才流向美国、日本,本质上是国内就业市场无法满足高科技人才的需求。

印度人就只好像浮萍,只能在全球人才市场中寻找暂时的落脚点,却没有真正的归属感。

现在来看,这场博弈的结局还充满未知,日本会不会变成第二个加拿大?美国会不会后悔错失印度人才?印度又能否留住更多本土人才?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全球化时代,靠堵截人才保优势或靠急功近利引人才救场,都不是长久之计。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美国H-1B签证费暴涨,分析人士:给美印关系的棺材板钉上一颗大钉子》,2025-09-22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财经   日本   加拿大   印度   美国   大军   涌向   人才   签证   印度人   移民   高科技   外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