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是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会玩,才会生活!

你能把正在做的事情,变得好玩吗?

初读到这句话时,我怔了怔。

“玩”,一个看似轻浮、甚至在成年世界里几乎被归类为“不务正业”的字眼,竟被说成是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可再细想,竟觉得无比真实。


一、玩,不是逃避,而是一种生长的方式

小时候的“玩”,是最天然的本能。

我们可以在泥地里坐一下午,只为堆好一个泥巴城堡;可以为一个破风筝追着风跑上整条街;可以在一张白纸上画得天马行空,自己都看不懂却乐在其中。

那时的我们,笑得最用力,哭得也最彻底。
因为内心是自由的,身体是松弛的,世界,是鲜活的。

我时常提醒自己,不要用“学习”的名义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利。

我们可以鼓励她阅读、练琴、打球,但也应该在日常的节奏里,空出大片柔软的时间,让她悠悠然做一些“看起来没用”的事:

– 比如发呆、折纸、观察蚂蚁搬家、在阳台上涂鸦……
这些事,也许不会带来直接的“成绩”,却是她精神成长的土壤。


二、枯燥的事,若能玩起来,就是生活的转机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轻松愉快的,尤其对孩子来说。

练字、背诗、做题,这些成长必经之路,往往伴随着不适与抗拒。

但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更有机会,在这些“不得不做”的事里,种下一点“好玩”的因子。

与其死板催促,不如换一种方式陪伴。

我们可以:

更重要的是,大人要学会“闭嘴”。

当孩子做不好时,请不要急于批评;当他懈怠拖拉时,请不要贴上“懒惰”的标签。

他不是不努力,他只是还没找到那条通向乐趣的路径。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提醒,而是引导。


三、长大后,别忘了允许自己“去玩一玩”

越长大,我们越不敢玩。

仿佛玩一下,就是浪费;休息一下,就是堕落;“空着”一下,就是愧疚。

可生活真的只能靠紧绷来维持吗?

有时,最好的创意,恰恰出现在散步的路上;
最深的顿悟,往往发生在泡茶、遛狗、刷碗这些“无意义”的片刻;
最美的灵感,不在深夜加班的文档里,而在阳光洒进客厅的那一刻。

我们以为自己累,是因为任务多。
其实,更可能是因为太久没有“玩”了。

玩,不是放弃目标,而是让过程变得柔软有趣。


四、试着把正在做的事,变得好玩一些

我们总觉得,生活在给我们出难题:

但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把生活当成一场游戏呢?

每完成一项家务,是“清理副本”;
每解决一个问题,是“战胜小boss”;
每一次沟通,就是一次“角色养成”。

就像现在,我不过是因为看到了一句话,心有感触,于是坐下来写下这些想法。

不是为了输出内容,不是为了获得什么流量或者掌声,只是因为——在这个十分钟里,我玩得很开心。


结语:

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大人的疗愈。
是人生低谷时的喘息,是疲惫生活中的糖。
是我们在世界面前保有的一点“好奇与热情”,是对抗庸常最温柔的方式。

别忘了,
你不是被困住了,只是忘了怎么玩。

现在,就从你正在做的一件小事开始。
给它加一点乐趣、加一点仪式感、加一点你喜欢的颜色。

你会发现,生活竟然变得——好玩起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4

标签:美文   能量   来源   孩子   好玩   方式   空出   世界   家务   柔软   大人   有趣   乐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