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鹰眼”去哪?何卓佳含泪申诉无门,王励勤面临公正性大考

决胜局10-9领先,手握赛点的何卓佳正准备发球,裁判的哨声突然响起——不是得分,而是判罚她“发球回抛违例”。这一声哨响,让一场原本精彩的乒乓球女团小组赛彻底变了味。


一、争议瞬间:赛点罚分背后的双重标准

比赛进行到第三盘单打决胜局,何卓佳与上海队陈熠战至10-9,河北队领先一分。此时何卓佳发球后与对手展开多拍相持,裁判却突然中断比赛,以“发球回抛违例”为由直接判罚失分。比分瞬间变为10-10平,河北队到手的赛点蒸发。

更令人质疑的是判罚尺度不一。根据现场记录,上海队陈熠在首局5-8时同样出现回抛问题,仅被口头警告;而何卓佳在第四局追分阶段和第五局赛点时刻的类似动作却遭直接罚分。这种“警告”与“罚分”的差异对待,让现场球迷直言裁判掌握了“弹性标准”。

何卓佳赛后含泪质问:“我的发球没有问题,判罚太突然了!”教练杨广弟更是一针见血地怒吼:“有鹰眼吗?没有鹰眼你就敢这样判?”

二、技术缺失:鹰眼系统竟成“摆设”

这场争议暴露了全运会技术保障的短板。尽管中国乒协赛前高调宣传“首次引入TTR视频回放系统”,但实际仅1号主赛场配备该设备。河北队与上海队的比赛位于2号球桌,属于“非焦点场次”,无法使用鹰眼挑战系统。

这一漏洞直接剥夺了运动员的申诉权。当何卓佳团队要求视频回放时,裁判仅以“该场地未配备”回绝。而根据国际乒联规则,类似发球违例的判罚可通过慢动作回放验证抛球角度是否超过30度上限。此前王楚钦在多哈世乒赛就曾靠鹰眼成功申诉。

三、连锁反应:一次判罚改变整场比赛

争议判罚不仅扭转了单盘胜负,更引发系列连锁反应。何卓佳在罚分后心态明显波动,最终以11-13输掉第三盘;河北队虽在第四盘扳回一城,但决胜盘臧小桐1-3不敌孙铭阳,最终团队总比分2-3失利。

这场比赛结果直接影响出线形势。上海队凭借胜利跃居小组第一,而河北队则丧失晋级主动权。有球迷调侃:“裁判才是上海队的‘最佳第六人。”

四、历史阴影:王励勤的双重身份争议

舆论漩涡中,中国乒协主席王励勤的特殊身份被推上风口浪尖。他同时担任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主任,这种“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角色冲突引发质疑。

网友翻出旧账:今年5月王楚钦球拍受损事件中,王励勤曾强硬要求国际乒联透明化处理。如今类似问题发生在自己管辖的全运会赛场,他却保持沉默,这种反差被指“双重标准”。

更微妙的是,王励力主导的乒协在此前高调宣传视频回放系统全覆盖,但实际执行中却出现“主次赛场”差异。这种技术保障的落差,让人质疑资源分配是否公平。

五、体制之困:选择性执法的背后

全运会的争议判罚并非孤例。从王楚钦球拍检测漏洞到黄镇廷/杜凯琹混双比赛的争议黄牌,裁判权力的行使始终缺乏有效监督。

核心问题在于规则执行的不透明。国际乒联虽已推行裁判报告公开制度,但国内赛事仍停留在“判罚即终局”的模式。即便引入鹰眼系统,其使用范围仍由赛事组织方主观划定,这为“选择性执法”留下空间。


比赛可以重来,公平不容打折。当佳佳的红眼眶成为全运会最刺眼的特写,当“鹰眼”成为某些场次的奢侈品,人们期待的不仅是王励勤的回应,更是整个裁判监督机制的透明化改革。

科技能为公平护航,但唯有摆脱“人治”思维,才能让下一个“何卓佳”不会在赛点时刻孤立无援。请再评论区为佳佳加油!太心疼了佳佳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体育   全运会   公正性   大考   卓佳   裁判   河北   乒协   上海   系统   赛场   连锁反应   球拍   场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