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发现了一个世纪漏洞,只要不招惹中国,那就没一个能打的

特朗普一上台就直奔贸易事去了,说是挖出了个“世纪大漏洞”,意思就是只要别去硬碰中国,其他国家基本都能捏着玩。

别急着笑,这不是随便说说,美国的市场上,中国货铺天盖地,价格低得让人眼红,可特朗普一出手,政策就变了天。话说回来,漏洞到底咋回事?

贸易漏洞的来龙去脉

这个漏洞说白了就是美国那边的de minimis规则,本来是为了小额进口省事,货物价值800美元以下就能免关税、免检查,直接进门。可随着电商火起来,尤其是中国平台像SHEIN和Temu这样的,算法一推,物流一跟上,小包裹像雪片似的飞过去。

2023年,美国收的这类免税包裹快10亿个了,大部分从亚洲来,特别是中国制造商,生产快、成本低,直接对接消费者,本地品牌就顶不住了。

转眼到2025年,特朗普二度掌权,没闲着。4月2日,白宫发了个行政令,宣布从5月2日起,先对来自中国和香港的低价值包裹收关税,不再豁免了。名义上是护着本土制造业,实际是掐住对手的脖子。

政策一出,市场立马乱套,SHEIN和Temu股价晃荡,物流商忙着调线路。中国企业呢,没大张旗鼓嚷嚷,只是 quietly 调整供应链,转向其他地方生产,避免正面刚。

消费者也分两派,有人觉得好,终于能保住工作了;有人嘟囔,东西要涨价了。接着,7月30日,特朗普又签了个令,把豁免停了,全世界低价值货物都得缴税,从8月29日起生效。

先前对中国是30%关税或每件25美元起,6月后涨到50美元。现在扩展到全球,国际邮政网络还留了点口子,自带行李上限200美元。

这么一搞,美国进口系统乱了阵脚。纽约肯尼迪机场那,包裹堆成山,百万件等着处理。物流专家说,仓促上阵,私营快递、电商平台、邮政和海关都没准备好,本来高效的系统,现在卡壳了。过去几个月,中国货到美价格涨了,Temu用户活跃度掉了一半多。特朗普本意是重塑供应链,可短期内,美国人买东西贵了,通胀压力上来了。

联邦储备6月把2025年GDP预期降到1.4%,PCE通胀预期升到3.1%,说关税推高物价了。老百姓六成怪特朗普涨价。

特朗普仍坚持这是“预防针”,帮着美国经济打底子。从1938年就有,电商时代才爆发的,现在关门,全球贸易链得重洗牌。中国坚持互利共赢,没跟风对抗,只是优化了策略。

外围施压的策略成效

特朗普这套路,表面堵漏洞,实际是外交上的“选择性出拳”。他明白,对中国硬来成本高,所以减少口头攻击,转用政策围堵,像技术出口限和签证紧缩。外围呢,他就猛压其他国家,往往几轮谈就见效。

拿日本来说,芯片供应链战一打,美国主导重塑,日本起初犹豫,毕竟亚洲市场大。可特朗普提汽车关税和军费摊派,日本顶不住,调整半导体出口政策,限售某些零部件。结果,日本让步,避免更大损失。

菲律宾那更明显,美军南海演习频频,菲律宾想中立,两头不讨好。特朗普冻结军援,审条约,菲律宾赶紧表态“站盟友一边”,还买了批美武器。

欧盟也逃不掉,汽车关税谈上桌,美国要欧盟多投资美能源和国防。最终,欧盟吞15%关税,换点儿豁免。加拿大关税谈判后,政府配合,防战扩大。特朗普自夸“帮了他们”,可加媒直呼“勒索”。

对比中国,没妥协,没喊话,就稳着来,让特朗普重估战略。于是他开始收缩对华火力,改试探;对别人继续猛,把金融科技都拉进制裁圈。这叫“特朗普式选择性出拳”。风险高,稍不慎露破绽。

比如,放开NVIDIA对华芯片出口禁,有人说不是妥协,是造“技术缓冲带”,为谈判铺路。这博弈没热战,却让特朗普媒体上赚眼球,从贸易战强人,变“绕硬骨头、专打软目标”的现实派。

特朗普一路压,越压越顺。外交像打牌,不谋全局,谋一手。每张牌带“硬压”逻辑,只要不是中国,都能压服。

别人服软是战术,中国不理是战略。

特朗普策略清晰,所有人盯他出拳处,却忽略留白角。而对中国克制,是深思的冷处理。

和平发展才是硬道理,别人爱怎么玩,就随他们去吧。毕竟,中国有自己的节奏,不慌不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7

标签:财经   中国   漏洞   世纪   关税   美国   菲律宾   日本   包裹   美元   政策   欧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