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断层领先,隆基、晶科“掉队”|2025行业科创解读(十一)

商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涵盖了电池、光纤、电缆、光伏、电机、非家用照明设备等制造,2025年度共有344家入库企业,占到整体入库企业数量的近1/20,2024年度营收合计3.11万亿元。无论企业数量还是经营体量,都是中国经济社会中举足轻重的存在。

2024年,商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平均值为4.19亿元,研发人员平均值为687人,与上年相比“一降一升”。主要变动来自经营指标——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的平均值同比跌幅依次达到9.74%、63.35%和68.37%,主要由于光伏制造产业供需失衡,导致价格竞争激烈、整体利润率下滑。

在2025年度TOP10企业中,研发投入平均值达到49.9亿元,研发人员平均值为6540人——这两项数据约为行业平均值的10倍。

其中,宁德时代是唯一研发投入(186.07亿元)过百亿元、研发人员(2.03万)过万名的企业。在如此体量之下,公司研发强度(9.72%)依然远高于行业均值(5.98%),因此在研发投入维度得分高达57.48,与其他企业拉开近30分。与之类似,宁德时代凭借规模优势以及高歌猛进的市值表现,在企业发展维度得分19.1,依然大幅领先。

再看排名变化。阳光电源首次入围前三,成为光伏赛道“老大”。2024年,阳光电源的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同比增长约三成,增幅领跑榜单,它的研发投入主要聚焦于储能系统、光伏逆变器、风电、氢能等核心业务的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

在光伏行业市场竞争加剧的环境下,阳光电源不像其他企业那样布局产业全链条,而是专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电源设备,反而走出了不同的增长曲线,2024年度的营收(7.76%)和净利润(17.23%)保持增长,企业发展得分(9.107)相对领先。

上述趋势延续到了2025年上半年——阳光电源继续保持收入、净利润双增长,同时将研发投入同比提升37.08%。

不同于阳光电源,天合光能未能抵挡光伏产业的低迷态势,2024年经营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特别是净利润由正转负,跌幅达156.24%,导致企业发展得分(6.717)处于TOP10的末位。但即便业绩下滑,天合光能仍将研发投入小幅加大至55.58亿元,在全行业中仅次于宁德时代。

进入2025年,为了应对持续的经营压力,天合光能也不得不缩减研发投入了。

2024年度上榜的两家光伏巨头——隆基绿能和晶科能源,本年度排名分别下滑至第十一和第十四位。它们同样受挫于光伏产业周期变动,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跌幅都达到两位数以上。此外,隆基绿能和晶科能源2024年的研发投入都减少约35%,并在2025年上半年继续压缩(-15.15%、-56.95%)。

其余落榜企业还有通威股份(从第十跌至第十九);新晋上榜者则包括欣旺达、国轩高科和珠海冠宇,上年度排名依次为第十三、第十一和第十四,整体变动不大。

附:

地缘政治冲突不断,行业竞争螺旋升级。

在“不科创,无未来”的紧迫感中,中国企业一面加大研发投入,力争上游;一面加大对科创的传播和营销,对其科创活动和表现各有表述。从行业看,各家企业的科创力和科创表现究竟如何?

南方周末科创力研究中心,把截至2024年年底、运营主体/控股股东在中国的上市公司(包括A股、港股和美股,多地上市情况按照“A股—港股—美股”的优先级,仅保留一家),以及少数未上市、但持续披露经第三方审计年报的公司合计7065家,划入44个一级行业。

综合企业披露的研发投入(资金、人员、强度)、研发产出(专利、标准、科技奖项)和公司发展(营收、营业利润、净利润、市值)等约30个指标,每个指标项以行业最高值为分母、各企业数值为分子,计算各自的得分,再将各指标项的得分累加,我们排出了各行业的科创TOP10。

各行业的研发密集度、资金密集度、人才密集度不一,科创各有特色,企业也各有精彩。

南方周末研究员 曹妍

责编 黄金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财经   断层   行业   企业   净利润   宁德   得分   电源   年度   光能   指标   人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