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仅12个人去过月球,可月球表面却有近200吨垃圾,是谁扔的?

文| 实用电脑手机技巧

编辑」实用电脑手机技巧

前言

迄今为止,全球共有12名宇航员成功登月,可6次载人登月,却留下了近200吨垃圾。

这个数字听起来是不是特别离谱?这样算下来,每个宇航员平均要背16吨垃圾上月球,那他们恐怕连走路都成问题。

显然,真正的“垃圾制造者”另有其人。那么,这些太空废弃物究竟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人类宁愿把它们扔在月球,也不带回来?

《 文摘报 》-( 2018年03月13日 07 版)-月球上的垃圾可能重达189吨

探月史

自20世纪60年代起,美苏相继拉开了人类探月序幕。

1969年,阿波罗11号载着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踏上月球,他们插下美国国旗,留下纪念物,开启了人类在月球留下“印记”的时代。

这之后的6次载人登月任务中,多批宇航员陆续登月,携带了大量物资,可每次任务都留下不少物品。

就拿阿波罗17号来说,为了在月球表面停留最长75小时,他们需要携带氧气、水、食物、科研设备,甚至还要准备应对突发状况的应急物资。

但返程时,他们却将很多物质都留在了月球,括96袋人类排泄物、12双靴子、甚至两辆月球车。

为什么他们宁可丢垃圾也不带回地球?

答案很简单:燃料。

登月舱的重量限制极其严苛,毕竟从月球起飞不像地球有强大的火箭助推,每多带1公斤物品,都意味着要多消耗宝贵的燃料。

所以,从月球返回时,飞船必须尽可能减重,否则可能无法脱离月球引力。

于是,登月舱的下半段、科学仪器包装、甚至宇航员的个人用品,都被永久留在了月球表面。

比如阿波罗14号宇航员艾伦・谢泼德,在月球上挥杆留下的高尔夫球杆;阿波罗15号放置的月面激光测距仪,这些曾助力人类探索的“功臣”,如今都成了月面垃圾的一部分。

但这些“必需品”能凑出200吨吗?

显然不能。真正的垃圾大户,其实藏在无人探测任务里……

无人探测

如果说载人任务是“轻装上阵”,那无人探测则是“一去不返”的重型投放。

自1959年前苏联“月球2号”首次撞击月球以来,全球已有140多个探测器、着陆器、月球车造访过这片土地。

这些“钢铁使者”在完成使命后,绝大多数都永远留在了月球。

比如美国的5台“徘徊者”探测器,在1961-1965年期间以“自杀式”撞击方式为后续载人登月探路,每台重量超过300公斤。

苏联的“月球车1号”和“月球车2号”,分别在1970年和1973年行驶了数公里后,永远停在了月球表面。

中国的“玉兔一号”“玉兔二号”月球车,虽然创造了月面工作最长纪录,但任务结束后也成为了月面的固定“居民”,更不用说那些体积庞大的着陆器。

美国阿波罗计划的6个登月舱下降级,每个重量超过1.5吨;2009年美国LCROSS卫星撞击月球时,直接留下了2.2吨的金属残骸。

现在看来,这些无人设备才是月球垃圾的“主力军”,累计重量超过150吨,占月面垃圾总量的75%以上。

那问题来了:既然无人设备不会产生生活垃圾,为什么人类不设计可回收的探测器呢?

为何任由垃圾留存月球

在普通人眼中,探测器是精密昂贵的“航天神器”,但在工程师眼里,它们很多都是“一次性消耗品”。

因为从月球返回地球的成本,远高于制造一个新探测器。

而且,无人探测器从设计之初就没考虑过“回家”,像中国“嫦娥三号”着陆器,在完成拍照、探测任务后,自然停留在虹湾地区。

印度“月船2号”着陆器虽然失败,但残骸仍留在月球南极附近。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不能让探测器在寿命结束后自我销毁吗?

现实是,月球没有大气,无法像地球卫星那样坠入大气层烧毁,所有退役设备要么静止在月面,要么成为轨道垃圾。

而火箭发射时分离的助推器、整流罩等部件,若飞向月球方向,最终也可能成为月面或轨道垃圾的一部分。

这种“只去不回”的探索模式,在太空竞赛时代是无奈的选择,却让月球逐渐成为人类的“太空垃圾场”。

好在月球环境和地球截然不同,那里没有风、没有水、没有微生物,所有垃圾都会以“出厂状态”保存数百万年,并不会对月球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但这并不意味着月球垃圾问题可以忽视。随着各国探月计划推进,未来月球垃圾数量只会不断增加。

试想,若月球表面被垃圾完全覆盖,人类该如何继续探索这片神秘领域。

未来探索

站在地球仰望月球,那抹银白色的光辉依然承载着人类的宇宙梦想。

但当我们准备再次启程时,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如何在探索中保持对宇宙的敬畏?

月球垃圾的故事,本质上是人类与自身的对话:当我们有能力到达更远的星辰,是否也有智慧处理留下的痕迹?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比任何科学发现都更重要,因为它定义着,我们不仅是宇宙的过客,还是负责任的访客。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科技   月球   表面   垃圾   全球   阿波罗   探测器   人类   宇航员   登月舱   地球   美国   重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