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暴涨52.6%,力压华为登顶!苹果全面复苏,重夺高端话语权!

2025年上半年,中国蓝牙耳机市场迎来新一轮洗牌。根据IDC最新报告,中国无线耳机出货量达5998万台,同比增长7.5%。具体到品牌方面,一场由生态、技术和价格共同驱动的竞争,正在重塑行业格局。

小米:性价比+渠道双轮驱动,登顶实至名归

小米:出货量989万台,市场份额16.5%,位居第一

小米的登顶并非偶然。其989万台的出货量中,红米贡献了绝大部分的销量,成为绝对主力。在百元级市场,红米Buds系列凭借“够用的降噪、够强的续航、够低的价格”,成为学生党、通勤族和手机换机用户的首选。

更关键的是,小米的“手机+耳机”联动策略成效显著。在“国补”政策刺激下,消费者购买红米手机时常被推荐搭配同品牌耳机,形成连带销售效应。小米之家门店数据显示,618期间近将近一半的小米手机用户同时选购了红米耳机,生态协同效应初现。

图源:馮偉文 图源:馮偉文

此外,小米在新能源汽车赛道风生水起,凭借小米SU7系列的火爆成功出圈,反向推动了小米蓝牙耳机的知名度与出货量,加上小米之家建设对于线下渠道的补充,都一定程度上助力小米蓝牙耳机成功登顶。

华为:双线布局,稳守中高端

华为:出货量659.78万台,市场份额11.0%

华为以659.78万台出货量位居第二,虽未登顶,但在产品创新和用户体验上依然领先

其成功在于FreeClip耳夹与FreeBuds系列的双线布局:FreeClip主打开放式佩戴,舒适无感,成为运动、办公场景的热门选择;FreeBuds Pro 3/4则在主动降噪、音质和鸿蒙生态联动上持续进化,尤其与Mate 60、Pura 70系列的无缝连接,强化了“华为全家桶”的使用粘性。

华为的用户群体更偏向中高端,对音质、降噪和品牌价值有更高要求。尽管出货量不及小米,但其ASP(平均售价)高出行业均值,在利润和品牌定位上更具优势。

苹果:高端回归,AirPods 4成“王炸”

苹果以407.86万台、6.8%的份额位列第五,看似不起眼,但其在高端市场的回归却极具象征意义。

AirPods 4的发布成为转折点,尤其是半入耳式主动降噪版本,首次将ANC技术带入半入耳形态,解决了“舒适与降噪不可兼得”的行业难题。这一创新不仅赢得用户好评,更重新定义了高端TWS耳机的标准。

在618期间,AirPods 4在5000元以上手机用户中的换机配套率远超竞品。苹果凭借iOS生态的封闭优势,实现了耳机与iPhone、Apple Watch、Mac的无缝协同,“开盖即连”“空间音频”“人声增强”等功能成为高端用户的刚需。

可以说,苹果虽未在出货量上领先,却在品牌话语权和用户体验上限上,再次确立了标杆地位。

其他品牌:漫步者稳扎稳打,OPPO快速崛起

漫步者以503.83万台、8.4%份额位列第三,依靠声迈、花再、HECATE三大子品牌覆盖入门、时尚、电竞三大群体,尤其在游戏耳机市场表现突出。

OPPO出货量341.88万台,同比暴涨57.2%,主要得益于手机销量回暖带来的耳机配套销售,其ENC系列在百元至300元价位段性价比突出,成为线下渠道的热销款。

从产品到生态:竞争进入深水区

这场市场变化背后,是竞争逻辑的根本转变:从“参数比拼”进入“生态协同”时代。

小米登顶靠的是“量”,苹果复苏靠的是“质”,华为稳局靠的是“技”。2025年上半年的蓝牙耳机市场,既是一场销量的较量,也是一次生态实力的全面检阅。谁能在“听得清”的基础上,做到“用得顺、连得快、生态强”,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未来,单一硬件的竞争将愈发乏力,谁能在“手机+耳机+手表+音箱”之间构建无缝体验,谁就能掌握主动权。小米在追,华为在守,苹果在攻,而这场战争的胜负,早已不在耳机本身。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6

标签:数码   华为   小米   苹果   出货量   耳机   生态   用户   市场   品牌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