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协宣布中止球员解约案审理,俱乐部反诉引发管辖权争议

9月5日晚,中国足协突然发布声明,宣布暂停一起球员与俱乐部的合同纠纷案审理。事情源于今年5月,某年轻球员张某某申请解除与大连一家足球俱乐部的培训协议。俱乐部得知后立即向法院起诉,要求继续履行合同。足协认为双方诉求都是围绕同一份合同产生,决定暂时搁置内部仲裁,等待法院判决结果再作下一步处理。


事情要从张某某和大连俱乐部签的培训协议说起。根据足协公告,张某某5月份提出解约,足协纠纷委员会受理了这个案子。但没过多久,俱乐部直接跑当地法院起诉,要求他必须继续履行协议。足协说现在这事有点麻烦,因为双方在两个不同渠道同时提诉求,而且仲裁必须等法院处理完才能继续。


足协在声明里解释,依据内部规定第二十三条,如果仲裁结果要参考其他渠道的处理结果,就必须先暂停。他们现在只能等法院那边的结论出来。至于具体什么时候能恢复审理,足协说等条件满足了,双方可以申请继续。


整个过程里,足协工作人员多次介入调解,但两边都没谈拢。张某某方面想彻底结束合约,俱乐部则坚持要继续执行合同。双方都在通过法律手段争取自己权益,足协在声明里也反复强调尊重当事人选择。


有意思的是,足协用了“中止审理”而不是“终止审理”。这意味着案子没完,只是暂时停下。等法院那边有结果了,足协仲裁才会重新启动。这种两边打官司的情况,在国内职业足球圈还是头一遭见到。


事件背后牵扯到青少年球员权益和俱乐部利益的冲突。张某某作为未成年人,父母很可能想让他换个发展环境,或者觉得原俱乐部培养方案有问题。俱乐部则担心违约会影响梯队建设,毕竟青训球员本身就是重要资源。


足协在处理这件事时显得很谨慎,每次用词都格外注意法律依据。比如反复提到工作规则第二十三条,生怕程序上有漏洞。但外界也有质疑声,为什么足协不早点阻止俱乐部去法院起诉,导致出现管辖权交叉?


现在最大的悬念是法院会怎么判。如果法院支持俱乐部继续履约,足协仲裁可能要顺着判;如果法院驳回俱乐部诉求,那足协这边又得重新考虑。不管结果如何,这次事件都会成为国内足球仲裁与司法衔接的典型案例。


足协在最后还感谢公众的关注,但没给出更多细节。比如调解具体谈了什么,双方分歧到底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这类纠纷通常涉及赔偿金额和球员未来归属问题,但具体数字外界不得而知。


从流程上看,足协和法院都要按各自程序来,短期内很难有定论。有律师指出,这种“双轨制”纠纷容易拖沓,对当事人来说都是笔不小的时间成本。特别是球员正值职业发展关键期,拖下去可能影响前途。


这件事也暴露当前足球管理制度的漏洞。足协有自己的仲裁,但跟普通法院管辖权如何协调,法律界一直存在争议。类似情况如果频繁出现,未来或许得重新设计纠纷解决机制。


总之,现在只能等法院那边的结果。足协暂时不做进一步动作,双方继续在各自渠道推进。对于张某某和那支大连俱乐部来说,这可能还要折腾好些个月。至于谁对谁错,现在下结论还太早,得看最终判决说了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9

标签:体育   管辖权   球员   俱乐部   足协   中国   法院   大连   纠纷   合同   渠道   声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