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A 股市场如同坐过山车一般,因美国关税战的冲击而剧烈震荡。然而,在这看似混乱的局势背后,三大主力资金却有着各自清晰的操作策略。从周一国家队全力护盘,到周二主力机构疑似受监管层窗口指导转向全面做多,再到游资在周四、周五流入量逐渐增加,每一步变化都暗藏玄机。但这仅仅是个开始,本周末市场消息面依旧不平静,一系列重大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层层涟漪,不禁让人深思:这些消息究竟会对下周 A 对市场内部结构造成怎样的影响?哪些板块又能率先在贸易战的迷雾中突出重围?
A 股市场向来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前行,每一次的波动都可能孕育着新的机遇。在当前这个关键节点,我们有必要深入剖析市场消息面、基本面、资金面与技术面,试图从中找到下周市场走势的蛛丝马迹。通过全面的分析,我们发现下周 A 股市场或将呈现多热点开花的热闹局面,其中半导体和一季报业绩这两条线的弹性尤其值得关注。与此同时,前期热门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科技股也存在技术反抽空间,而防御性板块如农业、乳品、零售、免税店等,在内循环力度加大的背景下,短暂回调后也有望重新企稳。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解读这些板块背后的逻辑。
半导体,无疑是科技股领域的一棵常青树。在过去的数年里,尽管行业周期波动不断加大,但其总能在风雨中屹立不倒,笑到最后。回首 2020 年,当白马股纷纷从高位跌落神坛,A 股市场的格局悄然发生变化。以半导体、光伏、新能源汽车为首的赛道股,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主力机构眼中的香饽饽。在接下来的两三年时间里,它们走出了令人瞩目的大级别趋势性行情,让投资者们见证了它们的强大魅力。
然而,到了 2022 年,赛道股的辉煌开始出现裂痕,逐渐分崩离析。曾经风光无限的光伏和锂电池,由于产能过剩以及碳酸锂价格崩盘等原因,陷入了低谷,往日的光芒不再。而半导体却成为了科技股阵营中坚守阵地的 “孤勇者”,依然活跃在第一线。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探究。半导体的行业景气度,如同被三根强有力的绳索牵引着,分别是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这三大下游行业。目前来看,这三大行业不仅没有展现出疲态,反而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尤其是人工智能,更是处于高热状态,为半导体行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聚焦近期行情,半导体板块在经历了长达几个月的横盘震荡后,于本周五再次强势爆发,这一现象与消息面和资金面的最新变化密切相关。从消息面来看,多则利好消息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半导体板块的上涨热情。
一方面,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使得存储芯片供不应求的局面愈发凸显。近日,媒体报道称,2025 年第一季度,美光、SK 海力士这两大存储芯片巨头就已宣布今年的 HBM(高带宽内存)产品售罄,甚至连 2026 年的份额也将在上半年敲定。美光首席商务官 Sumit Sadana 透露,该公司 2025 自然年的所有 HBM 芯片都已被抢购一空,并且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大和市场份额的提升,2025 年全年将持续实现增长。全球市场对人工智能的疯狂需求,如同汹涌的潮水,直接推动了美光 HBM 芯片的销售额大幅增长,其业绩表现也持续超出市场预期。
另一方面,贸易战的局势变化也对半导体板块产生了深远影响。美东时间 4 月 2 日,美国政府宣布了 “对等关税” 政策,随后在 4 月 4 日,中国迅速发布了对美的关税反制措施。尽管本次美国的 “对等关税” 暂时未将半导体(除半导体设备)纳入其中,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后续美国极有可能针对半导体行业出台额外的关税政策。与此同时,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于昨日发布了《关于半导体产品 “原产地” 认定规则的通知》,明确表示 “根据关于非优惠原产地规则的相关规定,‘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
这一规定犹如一颗投入市场的重磅炸弹,将对我国进口半导体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台积电或将成为最大受益者,因为其代工的高端芯片大多在台湾流片。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企业为了降低对我国的出口成本,缓解贸易摩擦带来的压力,只能将高端芯片流片环节放在台积电。这一系列的政策变动,进一步强化了国产半导体自主可控的逻辑,也成为了本周五半导体板块强势爆发的主要推动力量。
再从交易数据的角度来看,去年 9 月 24 日 A 股市场强势爆发之后,半导体板块曾出现过两次轮动。然而,回顾当时的情况,我们会发现这两次轮动并非自身作为市场核心主线的主动上涨,而是更多地跟随其他科技股板块走强。例如,今年 2 月 7 日之后,主力机构大规模加仓科技股,将主要攻击目标锁定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由于场外增量资金规模庞大,如同决堤的洪水,一部分资金在市场的分流作用下,流向了半导体方向。这也意味着,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半导体板块实际上并未走出过大级别的主升趋势,一直处于充分的蓄势状态。
但本周的情况截然不同。在本周的前 4 个交易日,主力机构尚未对半导体板块进行调仓。然而,本周五半导体协会发布上述通知后,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主力机构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投资机会,开始大幅加仓半导体板块,成为当天半导体全面井喷的幕后 “操盘手”。进一步观察机构席位买入的个股分布,我们可以发现,有一大半的买入集中在科创板的相关个股,而在主板和创业板上的买入相对较少。由此,我们可以大胆推断,如果半导体在未来成为市场的主线,那么科创板相关个股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极有可能展现出更大的弹性,为投资者带来更为丰厚的回报。
在 A 股市场的投资日历中,每年的三四月都如同一个特殊的 “时间窗口”,市场热点往往会在此期间发生切换。此时,科技股的震荡幅度会明显加大,而一些具备业绩支撑的板块和个股则会趁机崭露头角,填补市场空缺,成为新的市场主线。这背后的原因与三四月特殊的财报披露节点密切相关。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去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的披露高峰期。多数科技股由于缺乏扎实的业绩支撑,在财报披露前又经历了一轮上涨,就如同在沙滩上建造的高楼,根基不稳,因此在财报披露期面临的风险会显著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四月这个财报披露的关键时期,市场关注的焦点并非过去一年的年报,而是具有前瞻性的一季报。年报虽然能反映一家上市公司过去一年的经营状况,但很多年报表现出色的个股,由于过去一年股价已经大幅上涨,往往会在年报披露后出现 “见光死” 的走势,让投资者们大失所望。而一季报则不同,它是每年的第一份财报,具有独特的 “先行指标” 意义。一些一季报业绩大幅增长的个股,往往能够提前为全年业绩高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主力机构往往会将一季报作为重要的 “情报”,通过对一季报的深入分析,提前预判一个板块或一家公司的全年业绩增速,从而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
那么,今年哪些板块的一季报业绩最为亮眼,有望成为投资者们的 “香饽饽” 呢?通过对目前已披露一季报预告的上市公司进行梳理和分析,我们发现造船、稀土和部分化工品这几个板块极有可能成为一季报高增股的聚集地。
先看造船板块,4 月 8 日,“中船系” 的四家上市公司 —— 船舶制造企业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燃气轮机、船用机械龙头中国动力,以及海防装备企业中船防务,罕见地在交易日午休期间同时发布了 2025 年一季度业绩预告。这一消息瞬间在市场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从发布的数据来看,四家公司今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极为亮眼,令人惊叹。其中,中船防务的一季报业绩预增幅度更是超过了 10 倍,成为板块中的 “明星”。业内普遍认为,2025 年是 “船周期” 业绩开始兑现的关键一年。随着 2022 年前中国船舶业低价订单在 2024 年基本消化完毕,2025 年一季度高价订单开始确认收入,船舶企业的业绩回归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市场预期,也为投资者们带来了惊喜。
再看稀土板块,4 月 4 日,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了关于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 7 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该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能产出 17 种全部稀土元素的国家,在重稀土元素供应方面,短期内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能够替代其地位。这一出口管制措施的实施,如同在稀土市场投下了一颗 “震撼弹”。分析师预测,海外中重稀土将迅速进入短缺状态,受此影响,管制名单内的稀土相关产品价格短期内将大幅上涨,内外价差也将进一步扩大,其价格走势可能类似于其他出口管制的小金属,如锑、铋、锗等。值得一提的是,本周广晟有色和北方稀土也都披露了一季报业绩预告,两股业绩均出现高增长,其中北方稀土的业绩增速高达 7 倍,再次验证了稀土板块的强劲增长势头。
最后看化工板块,化工和稀土一样,都属于强周期板块,资源价格的上涨往往能够直接支撑上市公司业绩的提升。近期,不少化工品价格呈现出明显的提价状态。以国内溴素价格为例,最新数据显示,4 月 10 日华北地区溴素现货出厂参考价为 37000 - 38000 元 / 吨,在短短一个月内,涨幅竟高达 50%,其涨势之迅猛令人咋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由于海水溴素提量有限,近期进口到港量较少,市场供需博弈激烈,预计后期溴素价格仍将保持坚挺运行。此外,国内阿维系列杀虫剂市场价格也持续上行,自去年跌破历史低点以来,累计涨幅已超过 40%。磷化工、氟化工等化工细分领域,近期的价格走势同样较为坚挺。从上市公司的表现来看,本周杀虫剂领域的利民股份披露了一季报,业绩增幅高达 15 倍,成为化工板块中的业绩 “黑马”。
据观察,目前已披露的一季报业绩高增股大多集中在上述三个板块中。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现在仅仅是一季报披露的起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排除还会有其他行业的高增股陆续浮出水面。此外,持续提价的黄金股,根据市场趋势和行业特点推测,今年一季报业绩估计也不会差。从交易数据来看,虽然本周主力机构没有明显向周期股调仓,但在过去的一两周内,主力机构有加仓化工板块的迹象。至于造船板块,由于其本身属于深海科技主题,在 3 月中旬机构资金就有大幅加仓深海科技的动作。本周中船系披露一季报后,机构也有继续加仓深海科技的行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市场对这些板块的关注度和看好程度在不断提升。
通过上文的深入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到,主力机构在本周五大幅加仓了半导体板块,如果下周这种加仓态势能够持续,那么半导体板块极有可能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独立于其他科技股走强,成为市场的焦点。而一季报业绩作为每年此时的必炒主题,即便主力机构的介入程度相对较小,但只要从技术形态上看,一些业绩高增股交投活跃,那么其在中短期内的弹性就不会太低,依然能够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收益。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深入研究各个板块的基本面和发展趋势。在半导体板块方面,近期弹性较大的自主可控相关细分领域,如光刻胶、光刻机和其他半导体设备,以及人工智能带动下的存储芯片领域,都值得重点关注。从技术形态上看,本周五半导体板块大面积暴涨,下周一有望延续上涨态势,出现溢价。但在周二、周三可能会出现震荡调整。在这几个交易日中,投资者要密切观察交易数据,只要主力机构持续保持加仓状态,那么在周中调整时就可以寻找合适的时机进行低吸,把握板块上涨带来的红利。
在一季报业绩板块方面,由于一季报高增股涉及多个不同板块,投资者不能一概而论,而需要根据不同板块和个股的特点进行分析和选择。在个股选择上,有两个思路可供参考。其一,紧盯已经披露一季报的高增股,如果这些个股近期成交量明显放量,说明市场对其关注度较高,资金流入迹象明显。那么当它们回调到关键支撑位附近时,就可以考虑低吸,等待股价再次上涨。其二,潜伏同板块尚未披露业绩的其他个股。通过对同板块已披露业绩个股的分析,预判未披露业绩个股的业绩情况,提前在低位介入,这样可以在一季报利好落地前占据有利位置,获取潜在的收益。
A 股市场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投资者们需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理性的投资态度,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才能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大家对下周 A 股市场的走势有什么看法呢?你更看好哪个板块的表现?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更新时间:2025-04-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