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人赵赫:退休仅6个月后去世,临终前40字遗言让人泪目

赵赫,央视经济频道的老面孔,曾经是无数观众心中的“经济代言人”。他主持《经济半小时》时那沉稳的声音,揭露假货时的犀利眼神,都让人印象深刻。2022年1月10日,赵赫因癌症在北京去世,享年60岁。退休才6个月,他就走了,留下的40字遗言,感动了无数人。

赵赫的早年生活

赵赫1961年6月出生在北京,家里条件普通,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工人。小时候的北京,胡同里满是生活气息,赵赫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尤其是朗读课文,嗓音清亮,邻居都说他“有副好嗓子”。

上学后,他的朗诵天赋开始显露,经常代表学校参加比赛,拿了不少奖。中学时,他加入了校广播站,每天用广播给大家读新闻,声音通过喇叭传遍校园,同学们都觉得他有种特别的魅力。

1980年,赵赫19岁,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机会。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电台到北京招人,他凭着扎实的朗诵功底和沉稳的表现被选中。那时候,他穿上军装,到了福建,开始在电台播报军事新闻。每天对着话筒,他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也让他第一次感受到语言的力量。这份工作干了两年,他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坚定了走播音这条路的决心。

1982年,赵赫考进了北京广播学院(现在叫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这可是当时全国顶尖的播音学校,他特别珍惜这个机会。在学校里,他每天泡在录音室练发音,参加各种比赛,拿奖拿到手软。四年下来,他不光学到了专业技能,还锻炼了临场应变能力。1987年毕业时,他已经是个经验丰富的小伙子,带着满腔热情去了央视。

在央视的职业生涯

1987年,赵赫正式加入中央电视台,分配到经济部,也就是后来的经济频道。他一开始是《经济半小时》的主持人和编辑。这档节目是央视的重头戏,讲经济政策、企业动态,赵赫得把复杂的数字和术语讲得让老百姓听得懂。他刚来的时候压力不小,但很快就适应了,每天翻资料、写脚本,忙得不亦乐乎。他的声音沉稳又有亲和力,观众慢慢记住了这个名字。

1996年,赵赫参与了《经济半小时》的改版。原来的节目叫《综合经济信息》,内容有点散,他和团队一起把它改成了更深度的栏目。他亲自跑企业、访专家,把节目做得既有料又接地气。改版后,收视率蹭蹭上涨,成了经济频道的王牌节目。观众喜欢他那种直白又不失专业的风格,觉得听他讲经济跟聊天似的,轻松又明白。

除了《经济半小时》,赵赫还有个更响亮的标签——“3·15晚会”。从1991年到2000年,他连续主持了十届。这档节目是消费者权益的“守护神”,每年3月15号晚上播出,赵赫站在台上,揭露假货、曝光黑心商家。

他的主持风格犀利又公正,前几届他还亲自写脚本,确保每个案例都讲得清楚明白。比如1991年,他报道了北京大白菜供应的问题,1992年又调查了假冒飞鸽自行车,这两期都拿了全国电视奖,分别是好新闻二等奖和经济节目二等奖。

2008年,赵赫拿到了“金话筒奖”,这是播音主持界的最高荣誉。2009年,他又被评为“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表彰他在行业里的榜样作用。他还策划了《商战》这样的大型专题节目,拿了全国一等奖,证明他不光会主持,还能做内容创新。他的职业生涯里,荣誉不少,但最让他骄傲的,还是观众的信任。

赵赫在央视干了34年,直到2021年6月退休。他退休那天是60岁生日,同事们给他开了个简单的欢送会。他说了几句感谢的话,眼神里满是不舍。这么多年,他把青春都献给了电视事业,也成了很多人心中的“央视符号”。

患病和去世

2020年,赵赫59岁的时候查出了癌症。具体是什么癌,家里没公开,但这个消息对他和家人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那时候他还在主持《经济半小时》,身体已经有点扛不住了,但还是坚持工作。同事们后来回忆,他那段时间瘦了不少,眼角多了皱纹,录节目时偶尔会停下来喘口气。他自己不说,大家也不好多问。

确诊后,赵赫开始治疗,但没完全放下工作。他一边化疗,一边准备节目,经常是医院和演播室两头跑。家里人劝他休息,他总说“再干几年也没啥”。他的妻子一直陪着他,帮他拿药、记医嘱,夫妻俩一起面对这场硬仗。2021年6月,他60岁生日那天正式退休,本想着好好养病,享受一下晚年生活,可惜病魔没给他太多时间。

退休后,赵赫把精力都放在了治疗上。他每周去医院检查、化疗,身体越来越虚弱,头发也掉得差不多了。2021年底,他的病情突然恶化,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医生尽力抢救,但癌症已经扩散得太厉害。2022年1月10日早上,赵赫在医院去世,享年60岁。从退休到去世,只有短短6个月,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都觉得太突然。

去世前,赵赫留下了40字遗言,是对他妻子的最后一句话。这句话后来传出来,让不少人红了眼眶。他的离世,不光是家人的损失,也是电视界的一大遗憾。

赵赫的遗言是这样的:“谢谢你一直陪在我的身边,默默地支持我理解我,这些年来你为这个家庭付出了太多太多,心中有很多愧疚,但我已无力补偿你了,如果有来世的话,我一定一定补偿你。”这40个字,是他在病床上对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声音很弱,但每个字都带着感情。

这句遗言让人感动,因为它特别真挚。赵赫忙了一辈子事业,家里的事大多是妻子在操持。他心里一直觉得亏欠她,可到最后也没能多陪陪她。他的遗言里没有豪言壮语,就是一个普通男人对妻子的感恩和遗憾。很多人看了都说,这话就像是对着自己老婆说的,特别能打动人。

赵赫的妻子在他生前没啥曝光,默默当他的后盾。他去世后,她也没多说什么,只是低调地处理后事。这40字遗言,既是赵赫对她的告白,也是对所有忙事业忘了家的人的一个提醒:别等失去了,才后悔没珍惜身边人。

评价和影响

赵赫去世的消息传开后,央视内外都炸了锅。2022年1月10日晚上,主持人张泽群发了悼文,说赵赫是《经济半小时》的灵魂,也是“3·15”的真英雄。网友们也在网上刷屏,有人回忆他讲经济新闻时那种亲切劲儿,有人说他揭假货的样子特别帅。追悼会那天,央视同事都去了,大家提到他都说他低调、专业,是个值得尊敬的人。

赵赫的妻子和家人是最难受的。他走后,家里安静了不少,妻子每天忙着照顾老人,收拾他的遗物。她找到他以前的节目笔记,还有几页汽车杂志的剪报,这些都是他的爱好。她把东西收好,偶尔拿出来看看,算是种寄托。时间久了,家人慢慢从悲痛里走出来,但逢年过节还是会想他。

赵赫的去世还引发了不少讨论。他的老同事敬一丹说,他总是比别人早到演播室,工作特别认真。媒体报道里提到,他跟癌症斗了好几年,一直没放弃工作。网友看了感慨,说他把命都拼给了事业,可惜没好好顾自己。这些年,央视有好几位主持人因病去世,像罗京、肖晓琳,大家开始反思,工作再重要,也得留点时间给自己和家人。

到现在,赵赫的影响还在。他主持的节目,启发了不少人关注经济民生。他的专业态度,也成了年轻主持人的榜样。2023年“3·15”晚会播出时,主持人还特别提到他,说他为消费者权益奋斗了十年。赵赫的故事告诉大家,事业辉煌是好事,但健康和亲情才是最值钱的。

赵赫这一辈子,干了34年电视,从北京胡同走到央视舞台,留下了无数经典。他的40字遗言,像一面镜子,让人看到事业和家庭的重量。他走了,但他的声音和精神还在,提醒我们珍惜眼前,别等来不及才后悔。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5

标签:娱乐   遗言   临终   节目   央视   北京   经济   妻子   声音   事业   工作   癌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