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迟迟
编辑 | 迟迟
刚看完9.3阅兵,大家是不是还沉浸在“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带来的冲击力中?
现在,更震撼的来了,咱们准备在太空上开一“炮”!
9月6日,央视新闻报道称,中国正在计划于1000万公里外的太空中,撞击一颗小行星,使其改变3公分的轨迹。
要知道,在茫茫无际的太空中,精准锁定一颗直径50米的小行星,这就好比穿绣花针一样。
全世界的目光都盯着中国科学家,都想看看咱们如何创造这个奇迹,在距离地球千万公里之外,实现精确引导。
因为上一个能有这种实力的,还是自诩世界霸主的美国,倘若中国能突破这一层,那就意味着,咱们又有一个领域走到了世界前列!
与此同时,大家心中也产生了很多疑问,人类为啥要费尽心思,对付一颗小行星呢?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央视新闻】【环球网】【光明网】【上游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这一太空中的精密计划,虽然是要通过撞击来完成,但科学家们却将其命名为“小行星防御任务”。
而防御二字,正是咱们不得不进行这一行动的最大宗旨。
因为,尽管大多数人在地球上的生活,都很少跟太空扯上关系,可是在地球之外,小行星对人类的潜在威胁,越来越不能被忽视。
2022年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在20年间发现了1365颗小行星有撞击地球的风险,尽管这些小行星的个头不算大,仅有20颗的直径超过140米。
但当这些小行星从太空中冲向地球的时候,将会产生非常恐怖的杀伤力,哪怕是一颗直径只有10米的小行星,都能产生堪比核弹头的效果。
也正因此,联合国早就将近地小行星撞击,列入威胁人类生存的二十大灾难之首!
可不要小看这一排名,小行星的杀伤力,能让整个地球大洗牌,这在之前可是有前车之鉴的。
地球自然历史上,只发生过5次物种大灭绝,其中有两次都是小行星干的,就连那个6600万年前被抹杀的恐龙,都是这一灾难的受害者。
可能有人要说了,小行星撞击地球,那不是电影桥段吗,概率小到微乎其微,人类都存活这么多年了,何必这么杞人忧天呢?
但话说回来,哪怕只有千万分之一的概率,人类也不敢赌,毕竟一旦发生那就是毁灭级的伤害。
只有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才能在未来遇到的时候,能有备无患,保卫地球这一人类的家园。
在过去的很多年中,咱们一直在探索太空,针对小行星撞击的模拟,也进行了很多次,但纸上谈兵终究不如实操,这一次,咱们势必要掌握最真实的数据!
如何进行这场太空中的“实战”,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给大家进行了详细地讲解。
简单来说,就是在距离地球1000万公里的地方,锁定那颗需要被撞击的小行星,发射一个组合航天器。
这一航天器由母船和撞击器两部分组成,母船既是载体,又是记录器,它先把撞击器送到预定位置,随后自己立即改变轨迹。
在移动到安全的位置之后,母船上面的相机和雷达等设备,会把整个撞击过程尽收眼底,大到小行星被撞后的轨迹,小到产生了多少碎片、尘埃,都要记录下来。
而撞击器顾名思义,就是在被发射之后,在预定位置从母船上分离,带着大约每秒6.5公里的速度撞向小行星,使其偏离原本的轨道。
根据科学家目前的计算,这一行动能够使目标小行星偏离3-5公分,别小瞧这一细微偏差,这么几厘米的移动,就能让该小行星至少几十年撞不到地球!
而这一撞击行为,用一种科学的方式叫作动能撞击,让小行星受点皮肉伤,地球就能换来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平安。
也有人很奇怪,既然知道小行星威胁大,人类也发现了它们的存在,为啥不索性把它们毁灭呢?
其实科学家们在筹备过程中,也试想了很多种方案,但首先被排除的就是直接摧毁,因为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有限,还没有在太空中完成这一行为的能力。
除了动能撞击之外,他们还模拟了另外4种方案,甚至用上了核武器。
核武器的杀伤力的确不小,但其并不能直接把小行星炸成粉末,顶多炸出很多碎块,而这些四分五裂的碎块,被炸开的瞬间反而有可能加速飞向地球。
还有一种想法,大概是从未来电影中得到的灵感,也就是使用激光技术,把那些有危险的小行星烧毁,这样就不用担心碎块了。
但在太空中自如地使用激光,这又谈何容易,这一技术至今还没被突破,只能寄希望于科技的发展了。
既然无法摧毁,人类便想到了促使小行星移动的方法,比如说,用飞行器把小行星拖走,就像地球上的拖车一样。
不过考虑到有些小行星的块头过大,飞行器很难有足够的动能拖动,有人又提出了,或许可以利用万有引力,用这一看不见的“绳子”把它们牵走。
但这一方案最终也被否定了,因为需要的时间太长,倘若小行星突然袭击,预警时间根本不足以支撑科学家们完成这一行动。
所以模拟来模拟去,最终还是商定了动能撞击这一方案,科学家们提前公布这一计划,也是给公众打预防针。
果不其然,消息一公布,网友们炸了锅,大家在震惊之余,还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咱们要出手撞击小行星的消息传出没多久,网友们的态度就形成了两极分化。
大部分人表示支持,肯定了中国科学家对太空的进一步探索,中国的航天事业不光能造福国人,也能惠及全人类,真是太令人骄傲了。
也有少部分人有些担忧,他们认为小行星的移动轨迹,也是在遵循一种自然规律,人类一出手破坏其运行轨迹,是否会产生不良影响。
万一在撞击之后,小行星失控加速向地球移动,这岂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诚然,大家的担心不无道理,但动能撞击小行星这一行动,咱们的科学家还是非常有把握的。
美国航天器撞击瞬间
说到这一点,还得感谢美国科学家,他们在2022年就进行了一次动能撞击小行星的实验,并且还成功了。
有了这个成功案例,咱们的信心大增,而为了保障实操的顺利,咱们从2023年就开始筹备了。
中国科学家为此多了非常多的方案设计、实验模拟等复杂准备,其中光是在选择被撞击对象时,咱们就准备了10颗备选的行星。
科学家们针对这10颗小行星,模拟了各种复杂的情况,最终才筛选出了这颗直径50米左右的小行星。
并且它距离地球足够远,1000万公里的距离,哪怕撞出了一点碎片,也能保证地球是安全的。
以前大家看到人类对抗小行星,几乎都是在电影大片里,没想到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一天很快就要被提上日程了。
中国科学家已经蓄势待发,但咱们也非常大方,希望其他国家的科技人才也能加入进来,一起完成这一实验,毕竟这事关全人类的安全!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信息源自:【央视新闻】【环球网】【光明网】【上游新闻】
更新时间:2025-09-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