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碾压司机?BotAuto真无人卡车引行业震动

2025年9月的一天,美国德州的高速上跑着辆特别的卡车,车里空无一人,驾驶座、后座都没动静,连远程操控的人都找不着。

这玩意儿从黄昏出发,一直开到深夜,遇到小车会主动让行,看见路边抛锚的车会慢慢绕开,高速上总有人加塞。

它也能按自己的节奏完成并道,甚至碰到好几辆消防车突然窜出来的紧急情况,都处理得明明白白。


说实话,这可不是什么花架子测试,是侯晓迪2023年刚成立的BotAuto搞出来的,也是人类运输史上头一回,真让卡车自己跑完了全程。

我之前总觉得,自动驾驶喊了这么多年,卡车领域早该出真无人的东西了,后来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好多公司说的“无人”都掺了水分,要么车里坐着安全员,要么前后跟着护航车,要么靠远程操控兜底,本质上还是离不了人。

但BotAuto这次是真把“人”的环节全砍了,更关键的是,他们用的成本比行业里那些动辄几百人、几亿美元的团队低了好几个量级,这效率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为啥说BotAuto这趟测试,和行业“伪无人”不一样?

要搞懂BotAuto的突破在哪,得先说说以前行业里的“无人”是怎么回事。

有一种是“车里有人”,驾驶位上总坐着个安全员,双手虚握着方向盘,就等着系统不行了接手。

这哪儿是无人啊,顶多算高级辅助驾驶的公开测试,走个过场而已。

还有一种是“伴随护航”,无人卡车前后跟着人类开的车,又是清道又是警示,看着热闹,其实还是没脱离人的依赖。

再就是“远程操控”,车里没人,但后台有操作员盯着屏幕,随时准备干预,可这对网络延迟要求太高,真遇到极端情况,说不定就来不及了。

这些模式为啥离不开人?核心还是技术架构一开始就认定“人是最后一道安全防线”,后面所有技术都围着这个转,自然突破不了局限。

但BotAuto从2023年成立就没走这条路,侯晓迪直接定了调:“无人驾驶就是彻底的无人,驾驶座、后座、远程操控杆后都不能有人。”

思路不一样,技术路线自然就变了。

他们提了个“基础模型”的说法,听着挺专业,其实就是让算法当“卡车司机”,从15个摄像头、8个激光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里拿原始数据,自己理解场景、推演未来、做驾驶决策。

就像人开车靠眼睛也靠经验,BotAuto的系统也靠“经验”,不仅从实时数据里学,还从这条路线的每次运行里学,甚至从海量模拟场景里学,能预判情况,不是光等着反应。

他们还有个很实在的设计,叫“冗余”,但不是那种“坏了才用备份”的备胎。

比如刹车,俩控制器换着用,怕气动子系统过热;全车的传感器数据互相验证,一个坏了不影响全局;连“大脑”都有俩,主脑不行了,备用脑立马接上。

之前有次测试,卡车以65英里的速度变道时,技术人员故意关了主服务器,备份服务器马上接手,后来把备份也关了,车辆控制单元直接把车安全停到应急车道。

BotAuto的人说“这不是表演,是常规验证”,老实讲,能这么干,确实说明他们对自己的系统有底气。

这趟测试除了“酷”,对行业到底有啥用?

可能有人觉得,不就是一辆卡车自己跑了趟高速吗?其实没这么简单。

侯晓迪说过一句话,我挺认同:“自动驾驶成功的定义很简单,就是单位里程成本超越人类,还得持续安全。

”现在BotAuto已经做到了成本优势,而货运行业刚好就卡在“人力成本”上,美国那边卡车司机一直缺人,之前看数据,缺口不算小,而且司机成本在货运总成本里占比不低,还一直涨。

机器就不一样了,算力成本是跟着摩尔定律走的,越用越便宜,长期看,这对货运行业来说是真能解决痛点。

而且BotAuto这趟测试,是完全符合SAELevel4标准的,系统自己能完成所有驾驶任务,处理所有应急情况,不用驾驶舱里的人帮忙。

反观其他公司,比如WaymoTruck,之前测试还留着远程监控的权限;特斯拉Semi更侧重电动化和辅助驾驶,都没做到“彻底无人”。

这么看,BotAuto确实填补了行业空白。

当然,这也离不开德州的政策支持。

德州本来就是美国对自动驾驶最友好的地方之一,2023年还修订了法案,允许无安全员测试,审批也简单。

加上德州高速车流稳定,货运场景多,刚好适合验证真无人卡车的实际能力,BotAuto选在这测试,也算选对了地方。

现在BotAuto也没急着扩张,之前几个月,他们已经在休斯敦和圣安东尼奥之间搞“带安全员的全自动商业运营”了。

那条路是德州的核心货运通道,每天运的货不少,能在这儿练手,也为后续测试打了基础。

接下来他们计划,几个月内完成这条线的“无人值守商业货运”,还特意说要避免“盲目扩规模、瞎招人”。

本来想,初创公司火了之后难免飘,后来发现他们挺稳,不搞那些花架子,先把技术和落地做实,这其实更靠谱。

说实话,BotAuto才成立两年就搞出这事儿,确实超出预期。

这不仅是侯晓迪团队的一小步,更是自动驾驶行业的一大步,它证明不用靠“人兜底”,真无人卡车也能跑起来,还能控制成本。

要是接下来无人值守货运能落地,物流行业的成本肯定能降下来,说不定咱们买东西的时候,都能间接享受到好处。

毕竟技术的价值,最终还是要落到解决实际问题上,而BotAuto,已经走在了这条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9

标签:科技   卡车   司机   成本   行业   德州   测试   货运   安全员   美国   技术   确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