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道歉像“挤牙膏”?日亏百万后,预制菜的坑还没填

9月15号中午,西贝餐饮终于发了那份迟到的道歉声明,这事儿从罗永浩质疑预制菜开始,闹了好几天,本来以为声明一出来能平息点风波,结果大伙一看,不对啊,通篇没提“预制菜”仨字!

要知道咱们吵得最凶的,不就是西贝用了预制菜却不说明吗?

一开始罗永浩说西贝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这话一出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反应那叫一个硬气,直接放话要起诉罗永浩,还在《中国企业家》的直播里说“生意我可以不做,这个是非必须得辨”。

本来想这事儿可能就是双方嘴硬,结果西贝后来想开放后厨自证清白,反而曝出来更多菜品制作和食材的问题,营业额一下就下来了,一天少两三百万,这对正琢磨着明年上市的西贝来说,可不是小打击。

西贝的“整改诚意”,实操起来有点悬

道歉声明里说10月1号前要完成九大调整,比如把椒麻鸡改成生鸡现煮,羊肉串要现切现串。

老实讲,刚看到这两条的时候,我还觉得西贝这回挺有诚意,想好好改改。

但仔细一想,这事儿落地太难了。

就说羊肉串现切现串吧,一线城市餐饮店员一个月工资差不多六千,一家店要做这个,至少得多雇2到3个人,每个月光人力成本就得多花一万二到一万八。

更别说生鸡现煮了,以前用预制菜,5分钟就能出餐,现在现煮得20分钟,顾客等着上菜,谁愿意等这么久?

本来想西贝可能算过成本和效率的账,但后来发现,2025年餐饮行业上市企业平均毛利率也就25%左右,单店每月多花两万成本,毛利率得降3到4个点,这对想上市的西贝来说,估值肯定要受影响,这么看,这整改更像“表面功夫”。

而且最关键的是,罗永浩之前提的两个要求,调整价格分量、明确标注预制菜,声明里压根没提。

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大家关心的不是给儿童用户做了多少调整,是自己花的钱到底买的是预制菜还是现制菜,花得值不值。

消费者怼的不是预制菜,是“花冤枉钱还被蒙”

可能有人觉得,大伙是不是对预制菜有意见?其实真不是。

现在预制菜是行业趋势,不少连锁餐饮都在用,产业链也越来越完善,股市里相关的股票表现也不错。

但消费者在意的是,西贝人均消费80到100块,不算便宜了,花这钱吃的要是预制菜,至少得告诉一声吧?而且口味和实惠程度也没跟上,想提意见还受限制,换谁都不乐意。

之前看某电商平台8月的调研,大部分人能接受预制菜,但几乎所有人都要求明确标注,还有不少人觉得预制菜定价得比现制菜低些。

西贝刚好踩了这两个雷,预制菜不标注,价格还跟现制菜一样,这不是明摆着让消费者觉得被坑了吗?

再说贾国龙这态度,一开始情绪化得很,后来营业额掉了才服软,服软的时候还说罗永浩是“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

搞不清他这是咋想的,现在18到35岁的消费者占了餐饮市场快七成,这些年轻人最看重品牌透明,你越回避问题,他们越不买账。

之前有个茶饮品牌创始人也这么情绪化,回应消费者投诉没好话,结果年轻用户一下跑了不少,最后还是开座谈会道歉才慢慢挽回。

西贝这操作,怕是要丢不少年轻顾客。

说实话,罗永浩这事儿做得也挺有意思,他质疑西贝有证据,不是瞎闹,这其实是消费者在监督企业,把预制菜这个以前行业里私下聊的话题摆到明面上了。

不过公众监督也得有边界,之前有个网友编谣言说某餐饮用过期预制菜,结果企业一天亏了上百万,他自己还被处罚了,这就过了。

要是贾国龙能接受罗永浩直播对话的邀请,俩人好好聊聊,说不定这事儿能解决得更体面,可惜现在还没回应。

西贝这事儿,说到底不是预制菜的错,是西贝没找对方向,忽视了消费者的核心诉求,又用情绪化处理问题,最后把小事闹大,日亏两三百万,还影响了上市计划。

这对整个餐饮圈都是个警钟:企业得平衡好成本和消费者体验,别光想着自己方便;行业也得赶紧弄个统一的预制菜标准,别让企业瞎糊弄;消费者监督要理性,但企业也得学会听意见。

10月1号是西贝整改的日子,到时候能不能落实,会不会标注预制菜,大伙都看着呢。

要是还像现在这样避重就轻,消费者可不会一直等下去。

毕竟现在选择这么多,你不真诚,总有别家真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8

标签:美食   挤牙膏   消费者   餐饮   企业   声明   成本   毛利率   羊肉串   行业   诚意   创始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