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朱枫在舟山其实是可以逃生的,但她为何错失了这些机会?

1950年2月4日黄昏,一架国民党军用运输机降落在舟山定海机场。化名“朱谌之”的中共华东局特派员朱枫踏上这片故土时,距离家乡宁波镇海仅一水之隔。她怀揣吴石将军提供的《特别通行证》,计划以舟山为跳板返回大陆。然而此后十四天里,这位经验丰富的地下工作者却在多重因素的纠缠中,与近在咫尺的生路擦肩而过。

她没去香港,掉头进舟山,这个点,现实摆在那,台湾去香港的航线管得很死,口岸查得紧,船队不好上,舟山离大陆近,海面一口气二十公里不到,老渔民跑“穿火线”的路子走过很多年,潮水怎么换,哪片水域避查得住,门道都有,镇海在这边,家在那边,隔海能望见,她对那片水道的浅滩风口心里有底,存济医院的院长顾孙谋是旧识,人脉在当地有根,门一关,床一搬,能把人藏起来,节骨眼上拐到另一头,台湾工委那条线上出事,蔡孝乾投敌的消息像石头丢进水里,圈圈扩开,谷正文带人朝舟山压过去,岛上各个港口拉起军事戒严的绳子,封港的通告贴出去,渔船停在岸边不准出海。

她躲在存济医院的那段时间,两道口子摆在眼前,说到第一次,顾孙谋的儿子回忆有个船主递话,愿意开小渔船连夜送人出去,船身轻,行踪灵活,海上好躲,顾孙谋摇头,小船没有货单,巡查一扣问,理不直,查舱一照面就容易出状况,别急,等等看,大船靠码头,手续齐,掩护多,稳一些,屋里这边又扣住另一个心结,最后一批情报要确认送达,谁接头,有没有回音,她反复想,脚步不动,鞋底夹着吴石给的最新舟山防务图,路线上标示清楚,哪段岸线有火力点,哪个位置能绕,她一遍遍看,想找一个不容易出岔子的法子,不想押在一次硬突围上,她把任务往前推,把自己的退路往后压,把风险尽量拆小。

海面那几天脸色不好看,雨压着城,连着几天不散,风一阵跟着一阵,浪头高,木壳船出不去,出去了也回不来,码头那边军队收紧“锁岛行动”,巡逻艇在外圈绕,频次上去,岸线有人看守,登船检查更细,检查队牵着狼狗上船,舱板掀开一层又一层,地下交通员刘青石过后提到一个思路,换上渔民的装束,夜里走离岛的暗线,把巡逻的视线拉开,也许能把口子撬开,天不就手,时间不肯让出一个空当。

二月十八日拂晓,存济医院的围墙外站满人,特务进门搜人,她先把身上的材料毁掉,再吞金自尽,转眼被发现,抬去救治,背后的症结在信息不对称,她不清楚蔡孝乾叛变的细枝末节,判断上慢半拍,舟山的地下组织彼此失联,横向的联络断掉,接应没接上,吴石签的通行证放在手里,本意是铺一条出路,事情走到那一步,结果变成两人被指认的凭据。

这一段经过,把隐蔽战线的规矩和代价照出来,个体站在潮水口,手边的选择被形势裹着走,她留下的那些取舍,不是一条干脆的对错线,更像在使命和活路之间放秤砣,在谨慎和果断之间挪脚,脚下每一步都要量,步子大一点怕出界,小一点怕误时,现在舟山到宁波架起跨海大桥,车流过去像一条光带,当年那段海峡横在那,跨不过去的距离,今天成了人们回望这段历史时会停下脚步的一个地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7

标签:历史   舟山   错失   当年   机会   渔船   宁波   台湾   渔民   地下   香港   浪头   口子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