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这次威胁制裁中企的理由是什么?面对欧盟的蓄意挑衅,我们又是如何回应的呢?
最近国际经贸圈这出戏,真是让人看得一愣一愣的。欧盟委员会前阵子刚从中国手里接走 2582 吨稀土,转身就甩出了第 19 轮对俄制裁方案,更离谱的是,还把制裁的矛头对准了中国企业。
9 月 19 号那天,欧盟官网发了声明。声明里明明白白写着,12 家中企被列进了制裁名单,里面有炼油厂、石油贸易商,还有石化公司。欧盟直接放话,以后欧盟企业不准跟这些中国公司有生意往来。
欧盟给的理由听着挺正经,说这么做是为了 “阻止资金流入俄罗斯”。但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能看出来,这就是个借口。
这些年,欧盟每次对俄制裁,总爱夹带点 “私货”,把中国企业当筹码用,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从第 15 轮到现在的第 19 轮,被欧盟列进制裁名单的中企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狠。
更让人不齿的是,欧盟这制裁方案压根没正式通过,就急急忙忙对外公布,明显是想先造舆论压力。按欧盟的规矩,新制裁得 27 个成员国全同意才能生效。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根本等不及,直接在视频声明里把中国企业拉进黑名单,这跟 “先斩后奏” 有啥两样?
说到稀土,这东西可不是普通矿产。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手机的芯片、军工领域的精密仪器,都离不开它,说它是现代工业的 “维生素” 都不为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也是最大的出口国。而欧盟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度,高达 82%,这意味着欧盟很多产业的命脉,其实攥在中国手里。
今年 4 月的时候,中国对 7 类中重稀土实施了出口管制。结果呢?欧洲市场上的镝铁合金价格,一个月就涨了 300%。像特斯拉这样的企业,生产都受了影响,有些工厂甚至不得不放慢生产线。也正是因为这事儿,欧盟才不得不低头,开始加大从中国进口稀土的力度。
数据显示,2024 年欧盟从中国进口的稀土数量,比上一年增长了 9%。
但欧盟心里其实一直不甘心。它不想长期靠着中国供应稀土,总想着找其他路子,让稀土供应链 “多元化”。今年 5 月,美国的 MP Materials 公司跟沙特签了协议,打算在沙特建稀土全产业链。
欧盟也跟着凑热闹,跑去跟澳大利亚、巴西这些国家谈稀土合作。可这些项目现在都还停留在纸面上,想真正落地生产,没个三五年根本不可能,短期内根本帮不上欧盟的忙。
一边离不开中国的稀土,一边又想在中美之间摆姿态,欧盟这态度简直矛盾到了极点。它既需要中国的稀土来维持自己的产业运转,又想在美国面前表现出对华强硬的样子。
于是就出现了现在这荒唐局面:刚从中国拿到稀土,转头就对中国企业下制裁令。
面对欧盟这无理的制裁,中国政府早就表明了立场。商务部发言人明确说,中方从来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制裁,肯定会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而且中国也不是第一次应对这种情况了,早就有了成熟的反制经验。今年 6 月,欧盟在第 18 轮制裁里把两家中国金融机构列进去,中方马上就反制了,禁止国内组织跟这两家银行做交易。
有分析人士说,欧盟这次的制裁,很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24 年中欧贸易额达到了 8281 亿欧元。要是欧盟执意要在稀土问题上跟中国对着干,最后受损的肯定是双方的利益。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短期内根本没人能撼动。中国不仅有全球最完整的稀土产业链,在稀土加工技术上也遥遥领先。就算欧盟真找到了新的稀土来源,没有中国的技术支持,也没法实现商业化生产。
而且欧盟内部,对制裁中国这事儿也不是铁板一块。匈牙利外长西雅尔托就公开说过,制裁只会破坏中欧关系,对解决俄乌冲突一点帮助都没有。
德国科隆经济研究所还做过研究,结果显示欧盟对美国进口的依赖程度,比大家想的要高得多,这十几年里一直在上升。要是因为制裁中国让欧盟自己经济受了损,成员国之间的矛盾肯定会更激化。
这里面还得提提美国的角色,它在这事儿里可没少搅局。特朗普政府最近老给欧盟施压,要求对买俄罗斯石油的中国和印度加征 100% 的关税。
有外媒分析,欧盟这次第 19 轮制裁里,不少措施都是为了讨好美国。比如欧盟第一次把加密货币平台列进制裁名单,这明显就是配合美国,想打击俄罗斯的金融体系。
可美国的算盘也未必能打响。中国和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合作,这些年越来越紧密。2024 年中俄能源贸易额,占了两国双边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还多。要是欧盟真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说不定会逼着中国跟俄罗斯合作更紧密,让中俄的能源联盟更稳固。
对于被列进制裁名单的 12 家中企来说,这次风波确实是个大考验。但中国企业也不是软柿子,这些年应对外部制裁,早就积累了不少经验。
就像华为,之前面对美国的芯片制裁,靠自主研发硬是突破了难关。相信这 12 家中企也能找到应对的办法,在逆境里求生存、谋发展。
更关键的是,中国政府肯定不会坐视不管。商务部已经说了,会继续采取措施支持这些中企,帮它们应对欧盟的制裁。而且中国还能通过世界贸易组织这样的多边机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今年 10 月,中方就因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措施,向 WTO 提起了诉讼。
这场稀土风波,其实也反映出全球产业链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现在全球化遇到了阻力,各国都在想办法让自己的产业链更自主可控。但产业链重构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需要各国一起努力。欧盟想靠制裁中国来实现稀土供应链的多元化,根本不现实。
希望欧盟能认清形势,别再抱着冷战思维不放,回到对话合作的轨道上来。只有这样,中欧关系才能健康稳定发展,也才能给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动力。
现在全世界都在看着欧盟。它是要继续一条道走到黑,还是及时回头跟中国好好谈?这事还得看欧盟接下来的行动。但明眼人都知道,翻脸不认人的事儿做多了,最后吃亏的肯定是自己。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冯德莱恩扬言:欧盟要制裁,含中企
观察者网:今年8月份,中国对欧盟稀土磁铁出口环比增长21%
更新时间:2025-09-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