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汶源街道有个西冶社区,名字中的“西冶”二字不仅是居民家的“坐标”,更承载着一段跨越数百年的记忆。从最初的小乡微村,到如今配套完善的社区,这座社区的名称更迭,也是区域发展的缩影。

据社区史料及《史话乡村》记载,西冶社区的历史可追溯至元代。约七百多年前,一对王氏兄弟从苗山迁徙至牟汶河旁,相中了这片水土肥沃的区域并定居。彼时这里荒无人烟、野兽出没,王氏兄弟以打猎为生,因一次兄长持钢叉从虎口中救下弟弟的事迹,被乡邻称为“扎虎王”。随着聚居人口逐渐增多,这个聚落被正式命名为“王家庄”,成为社区最早的官方称谓。明末,薛氏从蒙阴高都迁此,称薛王庄。

“真正让地名发生质的变化,源于当地独特的矿产资源优势。”《史话乡村》记载,随着时间推移,村民在劳作中发现周边山体的矿石具备冶锡价值,此后炼锡作坊陆续兴起,炉火昼夜不熄,“锡冶”之名应运而生,既凸显了产业特色,也让村落名声远播。
“王家庄—薛王庄—锡冶—西冶”的名称演变成为居民了解家乡历史的重要窗口。从元代的荒野聚落,到如今钢城核心区域的活力社区,西冶社区的每一次名称更迭,都是时代发展的印记。牟汶河的流水滋养着这片土地,也见证着这里的变迁。“西冶”二字,早已超越了地名的含义,成为凝聚社区情感、承载发展记忆的精神符号。(钢城融媒:黄昕硕)
更新时间:2025-11-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