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钩随笔
一个人最深刻的成长,往往不是在春风得意时,而是在风雨交加、孤身一人的低谷期。
你会发现,那些你以为会出现的援手,那些你以为会搭把手的“贵人”,一个个沉默不语,甚至不留余地。
现实永远比理想锋利得多。
贵人不扶弱者,财神不渡怨人。
听起来残忍,却无比真实。
这不是丧气话,而是让人放下幻想、回归自身的觉醒之言。
人在低谷,总想抓住一根绳子。可往往最难的时候,最不容易有人伸手。
原因其实很简单:你值不值得帮,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90年代末,张山孤身闯入北京,靠着学来的烤鸭手艺起家,一度风生水起。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查封,让他瞬间回到解放前,设备被没收,资金归零。
他想东山再起,于是四处奔走,寻找贷款、寻求资助。
终于找到一个传闻中“爱帮人”的银行项目负责人。可当他带着满腔希望去见对方时,却只听到一句冷静的分析:
“你没学历、没技术、没资产,连一份像样的商业计划都没有,风险评估完全通不过。”
张山这才明白——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想努力”就帮你,而是看你有没有基础、有没有筹码。
他放下幻想,去新发地市场拉板车、卸货,靠着几元几元地积攒,用了六年,才重新站起。
现实很吝啬,它从不给“空口的努力”投票。
一个人不具备基本价值,即使被看见,也无法被成全。
比身处低谷更糟的,是陷在怨气里的灵魂。
你总能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
一说话就是“太难了”“运气太差”“这世界对我不公平”……
他们并非真的一无所有,而是早已失去了行动的勇气,沉溺于抱怨的安全感里。
改革开放初期,温州有一对兄弟同时开了鞋厂。
哥哥默默埋头苦干,吃住在厂里;而弟弟却每天坐在屋里抱怨:
“太卷了”“我肯定做不过人家”。
最终,一个成了行业翘楚,一个赔得干干净净。
人生没有绝对的命好命差,只有不断自省与懒于行动的差别。
北大毕业生张进生被分配到小医院,待遇明明不低,却因不满分配而整日唉声叹气,情绪低迷。一次因敷衍大意酿成医疗事故,被吊销行医资格。
他没有选择反思,而是继续咒骂体制与命运,最终沦为靠低保度日的废人。
越爱抱怨的人,越远离好运;越是怨气冲天的人,越难聚起财气。
因为他们眼里看不见“能做什么”,只盯着“得不到什么”;
他们的精力,不用于改变命运,而用于解释失败。
自救,是低谷期唯一的出路。
作家宋海明少年时在乡下投稿无门,靠割稻插秧“换”文化站的推荐信,最终依旧换来敷衍。
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背着稿子走了两天山路,亲自到市报社投稿。
编辑看后说,文笔尚可,但还不到发表的程度。
他不说一句委屈,只淡淡回了一句:
“那我改,十遍不行,就改一百遍。”
于是他在桥洞下睡觉、吃干粮、喝自来水,白天守在报社门口,等待编辑建议,晚上不断修改。
七天后,他的第一篇作品正式发表。
这不是奇迹,是意志的兑现。
他没有背景,没有关系,甚至没有食物,但他有一颗向上的决心。
还有脑瘫患者崔万志,因身体残疾被所有企业拒绝,曾投出几百份简历无一回应。
他没怨一句,只选择创业。
摆地摊、卖书、开超市,失败无数;最难的时候负债四百万,依然咬牙前行。
最终,他在电商赛道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这些人告诉我们:
靠山山倒,靠水水干,靠自己,才能翻身。
你可以期待帮助,但请别指望帮助。
你可以向外呼救,但别忘了真正的救援藏在你自己手上。
真正的贵人,从来都不是别人,而是那个愿意靠自己撑起低谷的你。
人生如渡河,别人只能送你到岸边,靠岸,是你自己的事。
愿你少一些“为什么不帮我”,多一些“我该怎么走”;
少一些“命不好”,多一些“我去闯”;
少一些嘴上的情绪,多一些脚下的路。
当你咬牙前行的时候,天也许未必帮你,但地一定会稳住你。
吴钩随笔
2025年深秋
写给那些正在默默努力,心中仍藏火光的人
更新时间:2025-10-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