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继红也没想到,人民日报专访,郭晶晶仅一句话就让自己口碑暴涨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小文

编辑| 时光

初审| 方园

前言

周继红这个名字,在中国跳水界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严格、铁腕、不近人情,这些标签跟了她几十年。

外界总觉得她只会培养冠军、盯着金牌,直到郭晶晶最近接受人民日报专访,

说出那句"我能成为国际裁判,全靠周继红当年的鼓励和规划",

大家才突然发现,这位跳水教母的眼光格局,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19岁拿下奥运首金,退役后的她为啥选择当教练?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9岁的周继红站上跳台。

那一跳,不仅让她成为中国跳水史上第一个奥运冠军,也彻底改变了中国跳水的命运。

金牌到手后,所有人都以为这姑娘会继续称霸跳台,谁知道她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退役。

离开赛场的周继红没有像很多运动员那样选择淡出公众视野,她转身投入到教练工作中。

这一干就是十几年,从助理教练一路做起,把训练场当成了新战场。

1998年,33岁的周继红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主动站出来,要接手当时正处于低谷期的中国跳水队总教练位置。

那会儿的跳水队状况有多糟?

成绩下滑、人心涣散,整个队伍看不到希望。

周继红接手时,很多人都觉得她是自己给自己挖坑。

她自己后来回忆说这叫"毛遂自荐",但谁都知道,这更像是临危受命。

一个女教练,要管理整个国家队,压力大到难以想象。



2004年雅典奥运会,她用6块金牌证明了自己

周继红上任后的日子,外界看到的都是她严格到近乎苛刻的训练要求。

运动员私下里抱怨她太狠,媒体说她不懂人情世故,但她从来不在乎这些声音。

训练场上,她的眼睛就像扫描仪,任何一个动作的瑕疵都逃不过她的法眼。

2004年雅典奥运会,成了周继红证明自己的舞台。

那届奥运会,中国跳水队一口气拿下6块金牌,郭晶晶就在其中拿了两块。

这个成绩让所有质疑周继红的声音都消失了。

她用实打实的金牌告诉大家,严格管理不是瞎折腾,是真的能出成绩。

郭晶晶在周继红手下训练的那些年,外人看到的是一块块金牌,但郭晶晶自己心里清楚,周继红教给她的远不止跳水技术。

这位教练会在训练之余跟她聊职业规划,会告诉她运动员生涯结束后还能做什么。

当时的郭晶晶只想着怎么跳好每一跳,根本没想过退役后的事,但周继红已经在为她的未来做打算了。



全红婵的横空出世,暴露了她识人的眼光

2020年全国跳水冠军赛,一个14岁的小姑娘全红婵出现在赛场上。

这孩子当时在国内都算不上顶尖选手,知名度更是几乎为零。

周继红看完她的比赛,当场决定把她招进国家队。

这个决定在队内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很多教练觉得全红婵太年轻、经验不足,参加国际大赛风险太大。

2021年东京奥运会的名额就那么几个,大家都觉得应该让更有经验的选手去。

周继红却顶着压力,坚持让全红婵上。

结果所有人都知道了。

东京奥运会上,全红婵三跳满分,打破世界纪录夺金,成了全球瞩目的跳水天才。

那场比赛后,之前质疑周继红的人都闭嘴了。

这种识人的眼光,不是随便哪个教练都有的。

周继红选人从来不看资历,只看潜力和状态。

她能从一堆运动员里准确找出那个最有可能创造奇迹的人,这份本事,是她带队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直觉。

300多枚金牌不是白拿的,每一块金牌背后,都是她对运动员能力的精准判断。



郭晶晶那句话,揭开了她布局国际话语权的秘密

2021年东京奥运会,郭晶晶以国际裁判的身份出现在赛场上。

很多人只觉得跳水皇后转型当裁判挺正常,毕竟她懂这行。

但最近郭晶晶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说的那句话,才让大家明白这背后的深意。

郭晶晶说,自己能成为国际裁判,完全是因为周继红当年的鼓励和规划。

退役后,周继红不止一次跟她说,中国跳水需要在国际裁判席上有自己的声音。

那时候的国际跳水规则,基本都是欧美国家说了算,中国运动员再厉害,评分标准不在自己手里,总归被动。

周继红看得很清楚,光培养运动员拿金牌还不够,必须要有中国人进入国际跳水的规则制定层。

她鼓励郭晶晶去考国际裁判资格,帮她联系培训资源,甚至在她准备考试期间专门给她开小灶讲解规则。

这些事,郭晶晶之前从来没对外说过。

这次专访一出来,网友们才恍然大悟。

原来周继红不只是个严格的教练,她想的是整个中国跳水未来几十年的发展。

培养裁判、争取国际话语权,这种战略眼光,是真正的大格局。

郭晶晶那句话说出来后,周继红的口碑瞬间暴涨,大家开始重新认识这个被误解了很久的女教练。



当选国际泳联副主席,她的影响力走向世界

郭晶晶在东京奥运会当裁判的同一年,周继红自己也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时刻——她当选为国际泳联副主席。

这个位置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中国跳水在国际体育组织里有了真正的决策权。

从1998年接手跳水队到2021年进入国际泳联核心管理层,周继红用23年时间完成了从中国教练到国际体育官员的跨越。

她在国际泳联的职位,不是荣誉性质的摆设,而是真正能参与规则制定、赛事安排的实权位置。

这个布局有多重要?

看看跳水比赛的评分就知道了。

以前中国选手跳得再好,裁判打分总会有争议,有时候明显的好成绩也会被压分。

周继红进入国际泳联后,这种情况明显减少。

不是说她会搞什么黑箱操作,而是她能在规则层面为中国运动员争取更公平的评判标准。

推动郭晶晶等运动员成为国际裁判,自己又进入国际泳联高层,周继红这一步步走得很稳。

她知道,中国跳水要长久保持优势,光靠运动员在赛场上拼是不够的,必须在规则制定上也有发言权。

这才是真正的长远眼光。



60岁退休又被返聘,跳水队离不开她

2025年3月,周继红到了退休年龄。

按理说,干了这么多年,该享享清福了。

队里为她办了退休仪式,很多她带出来的世界冠军都回来送她。

大家以为这次是真的要告别了。

结果仅仅过了三个月,2025年6月,国家跳水队官宣周继红被返聘为总教练。

这个消息出来,网友们都乐了。

有人说,跳水队这是离不开周继红啊。

也有人调侃,周继红退休就像明星退圈,说退就退,说回来就回来。

其实返聘这事,恰恰说明了周继红在跳水队的分量。

她这些年培养出来的教练团队,技术上都没问题,但在战略规划、临场决策这些方面,还是需要她这个定海神针。

特别是面对2024年巴黎奥运会之后的新周期,队伍需要她来掌舵。

被返聘的周继红,工作强度一点没减。

训练场上还是那个严格的周继红,该骂的照样骂,该罚的照样罚。

但运动员们心里都清楚,这个看起来凶巴巴的教练,是真心为他们的未来着想。

不只是想着让他们拿金牌,还想着他们退役后能干什么,能在这个行业里继续发光发热。



300多块金牌背后,是她对中国跳水的全盘考虑

周继红执教这些年,带出来的运动员拿了300多块金牌。

这个数字听起来很抽象,但换个角度想,这意味着中国跳水在国际赛场上的统治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她一手建立起来的。

她的严格是出了名的。

训练时容不得半点马虎,动作不到位就要重复练到标准为止。

有运动员私下说,周继红的眼睛比摄像机还准,哪怕是0.1秒的动作失误都能被她揪出来。

这种严格确实让很多年轻运动员吃不消,但等他们站上领奖台时,才会感激当年那个严厉的教练。

更难得的是,周继红不只盯着眼前的成绩。

她会主动跟运动员聊职业规划,会告诉他们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像郭晶晶这样的顶尖运动员,周继红早就想好了退役后的路——成为国际裁判,进入规则制定层,为中国跳水争取长远利益。

这种思维方式,在国内教练里真的不多见。

大部分教练想的是怎么把手里的运动员带出成绩,任务完成就行。

周继红想的是整个项目的未来,是中国跳水在国际上的地位,是十年、二十年后这个项目还能不能保持优势。

格局一打开,做的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

结语

郭晶晶在人民日报那次专访里的一句话,让无数人重新认识了周继红。

这个在跳水界威名赫赫的铁腕教练,原来一直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她不只培养冠军,还培养裁判;不只拿金牌,还抢话语权。

从19岁的奥运冠军到60岁被返聘的总教练,周继红用一辈子的时间,把中国跳水推向了世界之巅。

这份眼光和格局,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地方。

信息来源:

· 人民日报官方专访报道

· 国家体育总局跳水运动管理中心官方公告

· 国际泳联(World Aquatics)官方网站

· 中国跳水协会历史档案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体育   人民日报   专访   口碑   周继红   郭晶   跳水   运动员   中国   教练   金牌   国际   国际裁判   规则   东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