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关公传说:关樾隐藏民间躲过灭门之灾

讲述者:鲍传华

搜集整理:王先进

关公画像

关公北伐,威震华夏,水淹七军,生擒了曹营两员猛将于禁和庞德,吓得曹操差点迁都。于禁被俘后乞降,被关公免死,庞德宁死不降,被关公斩了。

关公北伐屡建奇功,斩了庞德却为后人埋下祸患。在后来曹魏对蜀汉的灭国之战中,庞德的儿子庞会率领一支魏军杀入蜀国。在蜀汉举国投降的情况下,庞会为报关公的杀父之仇,依然率兵冲进关氏族中,见人就杀,屠尽了满门。

庞会塑像

关氏既被灭门,那么后来当阳关陵怎么又冒出了一支为之守陵的关公后人呢?相传,“庞会屠关”,只是屠尽了关公次子关兴一脉,而不知关公长子关平一脉隐藏在荆州民间。

关平随父镇守荆州时,娶了镇东将军赵云之女为妻,赵氏夫人在荆州生有一子,取名关樾,字良材。意为望子成才,荫庇后人。赵氏夫人有文化,通情达理,懂易经、善卜卦。

关平随父北伐时,将赵氏夫人和8岁的儿子关樾留在了荆州。有一天,赵氏夫人心绪不宁,就占了一卜,得到的卦象是蹇卦。蹇是六十四卦之一,意思是山上有水,艮上坎下,蹇难之象。赵氏夫人见卦象大凶,于是告诉家人说:“大难将至,此地不可久居,利行西南,不利东北,我们赶快暂离这里,以避祸患。”

关樾

果然不出赵氏夫人所料,不久荆州被吴军所破,关公父子救援不成败走麦城,之后双双遇害于临沮,葬于章乡。

赵氏夫人带着自己的儿子关樾乔装打扮,逃出荆州后既没去蜀中,也没回解州,而是躲到一户农家隐姓埋名,改关姓为门姓,将关樾叫做门樾。直到吴国灭亡,大势一定,关樾成人,才将门姓恢复为关姓,并在关公陵寢傍搭建房舍为之守陵。《关氏族谱》中关樾“自号乐隐,痛祖、父同亡,号泣于章乡,筑室墓傍,服三年丧”的记载就是明证。

关公陵寝。王奥摄

赵氏夫人带着儿子关樾隐藏于荆州民间,不仅躲过了当时荆州破城的吴兵之祸,也避免了多年后“庞会屠关”的灭门之灾。《关氏族谱》就是以关公长子关平的血亲沿袭下来的,如果没有关樾的幸存,关氏烟火将难以繁衍传承至今。

关樾是关公的嫡长孙,也是关陵的第一个、第一代守墓人,关公血脉传承至今,已将近七十代了。雍正十年(1732年),朝廷还确认由关樾的这支血脉世袭五经博士,春秋两祭关公,以示恩宠。

(讲述者鲍传华: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国故事”传承人; 搜集整理者王先进:当阳市关公学会特聘专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3

标签:历史   当阳   民间   荆州   庞德   夫人   蜀汉   儿子   后人   祸患   当阳市   长子   血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