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6日清晨,广岛和平纪念公园笼罩在肃穆的氛围中,晨雾未散,120个国家的代表、幸存者及其家属陆续聚集在原子弹爆炸圆顶屋遗址前。
这座扭曲的钢筋骨架,像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见证着人类历史上第一场核浩劫。
随着尖锐的防空警报突然划破天际,所有人低头默哀。
80年前的此刻,一颗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在广岛上空引爆,4000 度高温瞬间将城市化为炼狱,14 万人的生命戛然而止。
广岛市长松井则是在演讲中表示,当核武器再次被当作政治筹码,我们正在重蹈覆辙。
广岛街头的便利店中,72 岁的店主佐藤正夫擦拭着货架上的和平纪念徽章。
他指着电视里的纪念仪式画面,不由得发出疑问,美国为什么要投放原子弹?
这个问题在日本社会引发分歧,普通民众大多将广岛核爆视为纯粹的 “受害者故事”。
甚至有调查显示,18%的年轻人认为美国投弹是“为了试验核武器”,他们的认知停留在教科书里的“太平洋战争”中性表述,对日本侵略亚洲的历史避而不谈。
但在公园另一侧,反战团体“和平之绊”的抗议者举着标语,核爆是侵略战争的果!
65岁的矢岛寻额头青筋暴起,广岛被轰炸,根源是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
这群人被防暴警察团团围住,右翼分子的辱骂声与扩音器的抗议声交织,形成诡异的二重奏。
讽刺的是,纪念仪式上,首相石破茂的致辞耐人寻味,他表示日本作为唯一核爆受害国,肩负着领导全球废核的使命。
他全程未提“侵略”二字,甚至刻意淡化日本作为战争发动者的责任。
这种回避在公立博物馆中同样明显,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的展陈里,“大东亚战争”、“日中战争”等词汇反复出现,却鲜少触及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等铁证。
更为重要的是,尽管日本嘴上喊着要废除核武器,但背地里他们却在偷偷研制核武器。
在青森县六所村,一座庞大的乏燃料处理厂正在扩建。
这里每年能处理800吨核废料,提取约8吨武器级钚,足够制造上千枚核弹。
日本持有331千克美国交予的武器级钚,加上自产的47.8吨分离钚,其核材料储备早已超过“有核国家”门槛。
更令人不安的是,三菱重工的实验室里,科学家已能提炼纯度96%的超武器级钚,并通过超级计算机模拟核爆全过程。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措辞严厉,日本拥有完整的核工业体系,从铀浓缩到核弹头设计,技术链条毫无短板。
这种能力在2025年6月的日美“延伸威慑磋商”中暴露无遗,日方代表实地参观 B-52 战略轰炸机基地,甚至参与模拟使用核武器的桌面推演。
东京防卫省地下会议室里,一份《延伸威慑指针》文件正在秘密流转。
这份2024年签署的协议,首次明确了美国使用核武器时的日美协调程序.
日本可在决策过程中 “传达意见”,但最终决定权仍在白宫。
冷战时期,美军在日本部署过 24 个涉核设施,如今虽未常态化驻军核武器,但第七舰队的核潜艇仍能在 72 小时内将核弹头运抵西太。
这种 “核保护伞” 依赖,在台海冲突模拟演习中达到荒诞的顶点。
2024年的兵棋推演中,日本自卫队三次请求美军对中国实施核威慑,理由是“中国暗示使用核武器”。
尽管防卫相中谷元事后否认,但泄露的推演记录显示,美方最终同意了这一请求。
明明日本自己遭受过核武器的伤害,可他们却要将这份伤害重新加在中国身上。
一方面以 “唯一核爆受害国” 身份呼吁废核,另一方面却在军事演习中主动寻求核威慑。
这种分裂在日本防卫白皮书里昭然若揭,在日本发布的2025年版白皮书将中国列为“最大战略挑战”,却对自身核潜能避而不谈。
日本试图用广岛核爆包装成“受害者”,却忘记南京大屠杀中30万冤魂,忘记731部队的活体实验!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伤亡超 2000万人,相当于每40天就有一场 “广岛核爆”级别的灾难。
对此,就连日本的民众都难以理解。
在广岛市立医院的病房里,87 岁的核爆幸存者铃木太郎正接受癌症治疗。
他的身体里至今残留着放射性物质,这是核爆留下的终身烙印。
而他每天都在思考,为什么日本政府一边说要废核,一边又和美国搞核合作?
他的疑问,也折射出日本民间与官方的割裂。
日本原爆受害者联合会(诺奖得主)的声明充满悲愤,他们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但日本政府仍在拒绝加入《禁止核武器条约》。
当他们用“安全保障为借口时,是否还记得我们这些幸存者的血泪?”
面对日本的核野心,国防部新闻发言人的回应斩钉截铁,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核威慑,更不会被核讹诈吓倒。
他特别指出,日本近年来大幅增加防卫预算、放宽武器出口限制,甚至出现修改“无核三原则”的杂音,这些行径严重破坏地区稳定。
这种担忧在台海局势中尤为突出,美日频繁的军事联动,加上日本自卫队的核威慑请求,正在将东亚推向危险边缘。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杨伯江警告,当日本试图用核保护伞掩盖历史罪行,最终伤害的将是整个亚太的和平。
广岛和平纪念公园的樱花树随风摇曳,这些从核爆废墟中重生的树苗,如今已亭亭如盖。
松井市长在演讲提到,真正的和平,始于对历史的诚实,但现实是,日本政府一边在国际舞台上高举“废核 大旗,一边在暗角里扩充核武库。
一边哭诉核爆之痛,一边默许自卫队请求对中国核威慑,这种表里不一,让广岛的和平钟声听起来格外刺耳。
80年前的核爆,本应成为人类弃核的起点,却在日本演变成一场精心策划的“受害者叙事”。
当我们凝视广岛的伤痕,更应警惕,任何试图用历史苦难包装政治野心的行径,终将被历史审判。
和平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是需要用真诚与行动守护的珍宝。
在核阴影再次笼罩世界的今天,广岛的警示不应被遗忘,更不应被利用。
唯有正视历史,才能真正走向无核的未来。
更新时间:2025-08-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