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万物藏,静蓄新力量

11月7日,我们迎来立冬节气。作为四时八节之一,它正式为冬天拉开了序幕。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不仅是气候的转折点,更蕴藏着东方古老的生存哲学与实践智慧。它关乎生命的节律、文化的延续与心灵的安顿,在看似静谧的表象下,实则涌动着为新生积蓄的磅礴力量。

顺应天时以养身,于“藏”中涵养生命能量。立冬的智慧,核心在一个“藏”字。草木凋零,动物蛰伏,自然界的这种“收敛”是一种生存策略。《黄帝内经》训诫“冬三月,此谓闭藏”,揭示养生应与天时同频共振。这要求我们超越简单的“穿衣保暖”层面,深入理解“秋冬养阴”的精髓。在起居方面,应遵循“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的原则,跟着太阳调作息;饮食上,冬日进补不仅是为了抵御严寒,更是为身体“蓄能充电”,一碗温热羊肉汤的关怀,胜过万千言语;运动上,宜从剧烈转向和缓,可以在室内打一段太极,或在午后散步沐浴暖阳。这份顺时而为的“藏”,不是消极退守的沉寂,而是以收为进的智慧,为来年生命的蓬勃生长积攒充足底气。

赓续传统以养心,于“俗”中传承文化薪火。立冬不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文化仪式。从北方“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俗谐趣,到南方“立冬补冬,补嘴空”的进补智慧,再到一些地区庄严的祭祖仪式,这些穿越时空的习俗,是连接我们与祖先情感的纽带。它们让抽象的节气变得可感可触,充满了烟火气与仪式感。传承这份遗产,既要重其“形”,让饺子宴凝聚家庭温情,让冬酿米酒飘香社区;更要传其“神”,在万物减速的季节里,放缓奔波的脚步,反观内心,沉淀思绪。

沉淀希望以望远,于“静”中孕育未来图景。冬日的表面静谧,实则蕴含着积极的等待与孕育。土壤在冰雪下肥沃,种子在黑暗中萌动,这恰如人生与事业的必要阶段,那些看似停滞的时光,实则是能量沉淀、方向校准的关键历程。立冬就像一个“休止符”,它给予我们一个理直气壮的理由,回头进行总结与复盘,将一年的经验收获内化为来年的智慧。它提醒我们,所有的困难与蛰伏都是暂时的,寂静之中正孕育着美好的希望。

立冬,是岁月递来的锦囊。它教我们于寒风中沉敛精神,于静默里蓄力待发。读懂这份“收”与“藏”的智慧、“静”与“养”的深意,便可不慌不忙穿行于四时流转,在寒冬中沉淀内在的安定与力量,从容等候春天的如期而至。

作者:蒋钦(两江新区)

编辑:曹叶 赵铁琥

审核:杨洋

监制:白永茂

华龙网两江评投稿邮箱: liangjiangping@cqnews.net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养生   立冬   万物   智慧   仪式   节气   建始   生命   黄帝内经   天时   来年   静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