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滇黔三省交界的生态秘境中,一座总投资1亿元的现代化茶产业园区正书写着中国六堡茶的崭新篇章。西林超年高品质六堡茶产业园(下称“西林超年”)自2023年10月投产以来,凭借年产值3亿元的产业规模,已成为广西传统茶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样本。
在这座1.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园区里,传统制茶技艺与现代工业体系如何兼容并蓄,完美融合?记者日前走进这片生态茶园一探究竟。
生态筑基:北回归线上的自然馈赠
地处云贵高原余脉的西林县,以75%的森林覆盖率构筑起天然生态屏障。年均19.1℃的温润气候与900-1200米的高海拔梯度,孕育出茶树生长的黄金环境。
西林县林地
西林县现存5100亩有机认证茶园与2000亩欧盟标准茶园,其出产的凌云白毫茶原料芽叶肥厚饱满,芽叶茶多酚含量较普通茶园超出30%,优势明显。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的金字招牌,正是对这片土地生态价值的最佳认证。
西林县茶园
技术突围:60年冷发酵的传承创新
茶产业园的核心技术源自杜超年在1965年研发的冷水渥堆发酵体系。
冷水渥堆发酵体系创始人杜超年。
相较于传统六堡茶制作工艺,这项开创性工艺实现三大突破:通过精准温控实现100%完全发酵,在保留"红浓陈醇"风味特质的同时规避苦涩余韵;独创的阴干控湿技术将茶叶干燥周期压缩至36个月,较常规工艺缩短50%工期;通过工艺革新省去湿仓窖藏工序,使成品加工周期控制在6个月内,显著改善企业资金周转效率。
西林超年高品质六堡茶产业园。
而今,这套历时半个世纪打磨的制茶工艺,正在现代化生产线中焕发新生。
全链重构:三产融合倍增产出效益
茶产业园以"超年+N"融合发展模式打破产业边界,以“五好标准”(生态、原料、工艺、大师、品牌)为质量基石,构建起从茶园到茶杯,再到茶文旅的全产业链体系。
六堡茶产品产品及所获得奖项。
游客可以沿茶山观光步道领略万亩茶园胜景,在非遗工坊体验制茶技艺,还可以入住茶主题养生酒店感受康养文化。通过三产融合模式,每吨茶叶创造附加价值超10万元,真正实现"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
品牌崛起:从地理标志到文化使者的跨越
作为广西六堡茶地理标志授权企业,西林超年已构建起“金毫龙腾”“茶船古道”等产品矩阵。继2024年入选中国茶叶博物馆展示茶样后,西林超年正筹备于2025年作为广西代表献礼孔子故里,彰显文化传播实力。从地理标志到文化使者,西林六堡茶的品牌之路愈发清晰。
“金毫龙腾”等六堡茶产品。
依托杜超年等老一辈茶人打下的坚实根基,西林超年这座融汇制茶技艺传承与现代产业理念的茶业综合体,正以科技赋能传统,用生态反哺经济。这个集纳60年技艺传承与现代化生产体系的茶业标杆,不仅改写着六堡茶的产业格局,更在青山绿水间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当千年制茶智慧遇见现代产业思维,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正在桂西大地续写新的传奇。
撰文:林海金 戴双城
摄影:林海金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作者】 林海金;戴双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更新时间:2025-04-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