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小暑至,“毒日”临,牢记“1不坐,2不吹,3不去”
7月7日就是小暑节气了,小暑一到,标志着天气即将进入一年中最为炎热、潮湿的阶段,民间也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
此时,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滋生各种病菌,人体也更容易受到邪气的侵袭,因此被视为一年中“最毒”的日子将至。
在这样的时节,为了健康着想,建议大家还是要注意一下,其中老人们就说了:小暑节气后 “1不坐,2不吹,3不去”,这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的智慧,我们一定要牢记,特别是家里有小孩的更是不能丝毫松懈!
首先是“1不坐”——不坐户外的木头。俗话说得好:“冬不坐石,夏不坐木”,这是流传已久的老俗语。说的是夏天不坐木头,冬天不坐石头!
这是因为小暑后,气温升高,降雨增多,湿度变大。户外的木头,比如公园的长椅、庭院的木墩等,长期经受风吹雨打、霜露浸润,吸收了大量水分。
即便在晴天,木头表面看似干燥,但其内部的水分经日晒后会向外散发,形成潮气。人若长时间坐在上面,湿气会通过皮肤毛孔侵入人体,影响气血运行。
尤其是本身就体质虚寒、湿气重的人群,更易诱发风湿、关节炎、湿疹等疾病,还可能出现身体困重、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等不适症状!
其次是“2不吹”——不吹穿堂风。夏季,穿堂风似乎是天然的“空调”,给人带来一时的凉爽。但穿堂风风速较快,风力较强,会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迅速蒸发,导致毛孔急剧收缩。
这样一来,寒邪就容易趁虚而入,侵犯人体经络和关节。对于老人、儿童、孕妇以及体质较弱者而言,吹穿堂风后很容易引发感冒、头痛、咳嗽、关节疼痛等问题,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面瘫。
此外,夜间睡眠时,人体阳气内收,抵抗力下降,若此时吹穿堂风,危害更大,可能会干扰睡眠质量,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另外在现代了,这穿堂风也就是空调,也不能直接吹空调,尤其是长时间吹空调,这样容易的空调病!
最后是“3不去”——不去游野泳。小暑后天气炎热,游泳成为很多人消暑的选择,但野泳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万万不可取。
野外水域情况复杂,水的深浅不一,可能暗藏漩涡、暗流,水底状况不明,有尖锐的石头、树枝、水草等,容易划伤身体或缠住肢体,导致溺水事故发生。
而且野外水域没有专业的救生设施和救生人员,一旦发生意外,很难及时获得救援。
每年夏季,都有因野泳而失去生命的悲剧发生,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切莫贪图一时清凉而冒险游野泳。
同时也要注意,夏季蛇虫出没,也不要去荒郊野外,小心被毒蛇咬伤!
小暑时节,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遵循养生之道,牢记“1不坐,2不吹,3不去”。做好自我防护,合理安排生活起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让自己平安度过这段“最毒”的日子,以健康的状态迎接后续的时光。
更新时间:2025-07-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