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迷信!明日重阳节,建议大家:1要吃、2不送、3不争、4不去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时间过得真快,明天我们将迎来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的时间固定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九月初九为两个“九”的叠加,因此重阳节也被称为“重九节”。

由于“九”与“久”是谐音,“久”代表着长长久久,因此九九重阳也有着长久长寿的含义,重阳节在我国民间也被称为“祈寿节”、“敬老节”,重阳节也被人们赋予了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荆楚岁时记》记载:“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在我国民间很多地方每到重阳节人们都会摆敬老宴,这寄托了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关于重阳节估计很多人都不陌生,有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叫“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句诗句指明了重阳节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习俗,一是登高,二是插茱萸。

重阳节的一大核心习俗就是“登高”,因此重阳节也被人们称为“登高节”。重阳登高可追溯至上古秋收后的“祭天”和“辞青”仪式,《礼记·月令》载季秋“是月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此时民众登高望远,既是感恩天地馈赠,也是祈求来年丰收。其次,古人常将重阳与清明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清明节在我国民间有踏青的习俗,与之相对应的在重阳节在我国民间人们有辞青秋游的习俗,辞青慢慢的也就演变成了“登高”,在我国民间民间素有“九月九日清气升、浊气沉”的说法,人们相信此时登临高处,能更充分地承接天地间流转的清正之气,从而招来祥瑞、驱散灾厄,达成迎福避祸的心愿。

在道教传统里,九月初九被视作一年中清气最为鼎盛、最易沟通天界的吉时,诸多仙传故事皆将此日定为得道飞升的佳期。道家认为,当日登高可借清轻之气扶摇直上,远离尘世浊气,靠近苍穹以通神明。由此可见,“登高”之举更暗藏古人对生命境界升华、精神维度超越的深切向往。

古时民间盛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因此重阳节又得名“茱萸节”。茱萸因香气馥郁而备受推崇,其叶可明目醒脑、驱虫防蛀、逐风邪的作用,每逢此日,人们常将茱萸佩戴于身或插于门楣,借其辟邪纳吉的寓意祈求平安顺遂。据史书记载,重阳节插茱萸在唐代便已风靡,从宫廷到市井,处处可见茱萸红果缀满衣襟、门庭的景象,这成为重阳时节最具标志性的民俗符号。

重阳节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明天就是重阳节了,建议大家:1要吃、2不送、3不争、4不去,为家人和自己祈福。

1要吃:吃重阳糕

在食俗方面在我国民间有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习俗。重阳糕又叫花糕,其制作方法并不固定,常见的重阳糕以糯米、粳米为主要原料,经浸泡、磨浆、发酵、蒸制等工序制成,常见配料包括红枣、核桃、芝麻、桂花、菊花、豆沙、枣泥等,部分地区会加入猪油、白糖提升口感。

重阳糕的“糕”与“高”谐音,寓意“步步高升”、“健康长寿”,在重阳节吃重阳糕既符合重阳节登高避灾、祈求安康的核心诉求,也寄托了人们对事业、生活“更上一层楼”的美好愿望。

2不送:不送菊花给别人

重阳时节,正是菊花傲霜绽放、满城金甲之时,在我国民间自古便有重阳节赏菊的习俗,寓意安康长寿、清气长存。菊花虽美,然而却不适合送给别人。

菊花也常与祭祖、追思等庄重场合相关联,其淡雅中带着肃穆的气质,被人们用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若将菊花赠予在世之人,尤其是长辈或亲友,可能因文化语境的不同,令对方感到突兀甚至不悦。,让人心生“不吉”之感,甚至引发不必要的误会与隔阂。

3不争:不与父母争吵

重阳节,又被称为“敬老节”或“老人节”,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伦理情感。自古以来,九月初九因其“九九”谐音“久久”,便被人们赋予了健康长寿的美好寓意。在这一天,“敬老”不仅仅是一个主题,更提醒着我们应当时刻铭记长辈的恩情,给予他们更多的陪伴、体谅与关怀。

重阳佳节,本应是阖家团圆、共叙亲情的温馨时刻。我们尤其需要注意言行,避免与父母发生争执或冲突。在这一特殊的日子里,若因琐事与父母产生不快,甚至发生争吵,不仅会破坏节日祥和的气氛,给亲人带来情感上的伤害,更会从根本上违背重阳节所倡导的“孝道”精神。

因此,让我们在重阳这一天,多一些耐心倾听,多一些温暖问候,用心去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唯有以敬与爱相待,才真正契合这个节日最深沉的祝福与最本初的善意。

4不去:不去偏僻的荒山

在我国民间有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九九重阳节秋高气爽,人们借登临高处,眺望远方,不仅为舒展身心,更承载着“步步高升”、“健康长寿”的美好祈愿。

然而,这我们登高需以安全为基,在选择登高地点时,切不可一味追求清幽险峻,而忽视潜在风险。那些偏僻的荒山、未经开发的野岭,往往路径不明、地势复杂,易导致迷路、滑跌等意外,甚至可能遭遇野生动物,对不熟悉地形的人来说尤为危险。

因此,我们我们登高应优先考虑自己熟悉的山路,避免独自探险,最好与亲友结伴同行,彼此照应。

总结,明天就是重阳节了,无论多忙,建议大家:1要吃、2不送、3不争、4不去,尊重老传统,希望大家平安顺遂!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9

标签:养生   重阳节   迷信   明日   建议   重阳   茱萸   长寿   习俗   民间   寓意   菊花   月初   谐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