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世界的璀璨星空中,张茵无疑是一颗耀眼夺目的明星。她从一名普通的创业者起步,凭借着非凡的商业洞察力、果敢的决策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废纸回收与造纸领域开疆拓土,缔造了从“收废纸女王”到“造纸女王”的商业传奇,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创业史诗。
张茵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个清贫军人家庭,家中兄弟姐妹众多 ,身为老大的她早早便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尽管生活艰苦,但她始终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梦想,从未放弃努力。大学期间,张茵进修财会专业,为日后的商业征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2年,张茵的父亲平反,她举家迁居广东。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张茵先在一家面料公司担任会计,半年后进入一家待遇优厚的合资企业,先后出任财务部部长和贸易部部长。工作期间,她代表企业前往香港收购废纸,敏锐地察觉到这一领域潜藏的巨大商机。在众人的建议下,1985年,27岁的张茵毅然放弃内地安稳优渥的工作,怀揣着3万元积蓄,奔赴香港开启创业之旅,投身废纸回收行业。
彼时的香港废纸回收市场,被黑帮势力所垄断,行业内注水增重以牟取暴利的潜规则盛行,废纸水分含量普遍高达30%甚至更多。然而,张茵却坚持“不合时宜”的原则,坚决要求收购的废纸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5%。她亲力亲为,带领最初的几个员工,穿梭于闷热、气味混杂的码头收货点,一捆捆仔细翻检、查验废纸,坚决拒收注水严重的货物。这份近乎偏执的坚持,源自她内心深处对诚信的坚守,以及一部名为《阿信的故事》的电视剧的激励。剧中贫寒少女阿信靠卖鱼起家,历经磨难终成大业,让张茵在废纸堆中找到了共鸣与力量。
张茵的诚信之举,逐渐打动了码头上的搬运工人和中小回收商。他们开始绕过帮派控制,悄悄将优质废纸优先卖给她。就这样,张茵在四年时间里,成功在香港这个竞争激烈、市场饱和(当时年容量仅约50万吨)的废纸回收市场站稳脚跟,建立起自己的声誉和网络,成为香港最大的废纸出口商。
但张茵并未满足于此,香港市场的容量和资源限制了她的发展,她的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世界。1990年,全球化浪潮初起,张茵与丈夫刘名中果断决定远赴美国,开辟新的商业战场。初到美国,语言不通、人脉匮乏的他们,生活极为简朴。张茵和丈夫开着二手车,拿着地图,挨家挨户拜访美国的废纸回收站和打包厂,用计算器和手势与对方沟通推销采购意向。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茵敏锐地捕捉到时代浪潮中的一个商机:那些满载“中国制造”商品抵达美国西海岸的万吨巨轮,在卸货后返航中国时,船舱往往空着,而亚洲经济腾飞对造纸原料——废纸的需求正急剧增长,美国恰好是废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她大胆设想,利用这些返程空舱,将美国废纸低成本运往亚洲。
为实现这一构想,张茵展现出卓越的商业智慧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她凭借在香港积累的信誉和逐渐建立的美国货源网络,与中远等大型船运公司展开艰苦谈判。她提出长期、稳定、大批量的运输需求,让船运公司看到填满空舱、获得稳定收益的前景,最终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锁定了宝贵的返程舱位。同时,张茵和丈夫在美国东西海岸全力布局,十年间建立起7家专业的废纸打包厂和完善的运输体系,将分散的废纸资源集中、标准化,使其成为适合远洋运输的“产品”。
到2001年,张茵创办的中南公司每年从美国向亚洲出口废纸超过500万吨,体量之大,被媒体形容为“相当于17艘航空母舰” ,中南公司也成为美中废纸贸易航线上无可争议的霸主。
1996年,带着在美国积累的雄厚资源、先进管理经验和全球化视野,张茵再次做出关键战略转向,回到中国投资建立自己的造纸王国——玖龙纸业。她选址东莞麻涌,斥资1.1亿美元,首条生产线产能就达20万吨,远超当时国内同行普遍的5万吨规模。此时的张茵目标明确,要填补中国高端包装纸的巨大空白。彼时,“世界工厂”在中国崛起,制造业飞速发展,海量出口商品急需优质包装,而国内高强度、高质量的包装用纸,特别是高档牛卡纸严重依赖进口。张茵精准地捕捉到这个爆发性增长的市场缺口,迅速行动。
随后十年,玖龙纸业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太仓、重庆、天津等生产基地相继落成投产。2005年底,玖龙纸业年产能达330万吨,一举登顶中国第一、亚洲第二大造纸巨头,可口可乐、耐克、索尼、海尔等国内外消费巨头纷纷成为其核心客户。2006年3月,玖龙纸业在香港上市,股价飙升。同年,张茵以270亿元人民币身家问鼎胡润百富榜,成为中国第一位女首富,风光无限,震惊商界。
然而,商场如战场,风云变幻莫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这场金融海啸瞬间击碎了表面的繁荣。中国出口遭受重创,依赖出口包装的玖龙纸业订单断崖式下跌。同时,国际废纸价格暴跌,玖龙前期高位购入的原料和产成品形成巨额库存积压,资金被严重占用。玖龙纸业股价暴跌97%,123亿港元债务压顶,还陷入舆论危机。
但张茵没有被困难打倒,她展现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迅速做出决策:停止扩产计划、积极转向内需市场、大力压缩库存。在她的带领下,玖龙纸业仅用一年时间就逆势盈利13亿元,成功上演教科书级的自救行动,再次彰显了她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应对危机的智慧。
2017年,“禁废令”出台,对废纸进口做出严格限制,造纸行业面临巨大变革。张茵再次敏锐地意识到行业转型的紧迫性,她豪掷千亿布局“林浆纸一体化”战略。一方面,收购美国、马来西亚等地的浆纸厂,确保原料供应;另一方面,在越南种树,在中国建设绿色工厂,推动企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尽管2024年玖龙纸业负债高达1433亿,但产能瞄准2537万吨,并成为工信部“绿色工厂”标杆。
如今,68岁的张茵依然活跃在商业舞台上。在行业寒冬中,她以“小步快跑”的提价策略试探市场,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静待行业复苏的东风。
张茵的商业生涯,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奋斗史。从27岁独闯香港废纸回收市场,到成为全球最大再生纸企的掌舵人,她在不断崩塌与重建的商业废墟上,依靠持续的“改变”与坚韧的“定力”,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她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创业者,只要怀揣梦想、坚守信念、勇于变革,就能在时代的浪潮中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